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说意 -- 卷二・太阳经坏病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书名:《伤寒说意》  作者:黄元御

 

汗下后脉浮

太阳经病,阳盛亡阴,则入阳明胃腑,中风之家,营热内郁,多传阳明之腑。其脉浮者,则病在表而宜汗。汗之不愈者,汗未透也,其脉必犹浮,虽内有下证,必当先解其外。医见汗之不愈,遽用下药,不知浮脉犹存,表证未解,病必不愈。此仍当解外乃愈,宜桂枝汤,解其表邪也。方在“太阳”。

 

汗下后小便不利

汗下后小便不利者,亡津液也。津液续复,必当自愈。重者用润燥养津之法,人参白虎(方在“太阳”)、竹叶石膏(方在“伤寒类证”)俱可。

 

汗下后汗出发喘

中风汗下之后,外无大热,汗出而喘者,此表邪未解,营卫郁遏,肺气阻逆而不降也。不可再用桂枝,宜麻杏石甘汤,泻热而降逆也。

喘有寒热不同,汗后里热未清,或生外烦,因以冷水浇之,冀除其热,皮毛寒闭,郁其内热作喘,此热喘也。汗后阳虚津涸,或生渴燥,因而饮冷不消,隔其肺气作喘,此寒喘也。

【25】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十七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汗下后烦渴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烦渴不解,脉又洪大者,汗亡津液也。津液虽耗,而汗泄阳虚,宜人参白虎(方在“太阳”),滋其枯燥。凡吐下之后,七八日不解,发热恶风,舌燥心烦,大渴饮冷,欲得数碗而后快者,概宜人参白虎也。

 

汗下后昏冒

凡汗下之后,阳气既泄,阴液亦亡。阳气内陷而阴气外束,因生昏冒。冒家汗出则愈,缘皮毛既开,阳气外达,故神明慧爽。若汗出表和,而燥热内郁,里气未和,然后下之。

 

汗后恶热

阳虚之人,汗则亡阳,阴虚之人,汗则亡阴。汗后恶寒者,阳亡而表虚也,不恶寒而恶热者,阴亡而里实也,宜早以调胃承气,清其里热也。(方在“阳明”)。

 

火劫亡阴

风家营郁发热,宜凉营发表,泻其淫蒸。若以火劫发汗,风火合邪,逼蒸营血,其身必病发黄。阳盛于上,则营血必衄。阴虚于下,则小便为难。阴分阳分之津俱竭,则皮肤枯燥不润。热无泄路,熏蒸头上为汗,颈下全无。胃气郁遏而腹满,肺气阻逆而作喘,口干咽烂,或大便不行。久而谵妄不明,甚至恶心呕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此其昏迷烦乱,阳亢极矣。若小便利者,水源未竭,尚可救药。

营生于太阴,太阴湿土,一得热气郁蒸,必发黄色。宜泻热而渗湿,用猪苓汤加石膏、知母、生地、丹皮。湿热退而阴气复,可以生也。

 

火熨亡阴

太阳病二日,方传阳明之经,遽见烦躁,是胃阳素盛,将欲入腑。不知者见其烦躁,以为阳郁欲汗,反熨其背,以发大汗。火气入胃,水竭土燥,烦躁愈加。燥热熏心,必发谵语。火气升腾,所熨之汗,但见上焦,从腰以下绝无,大便干硬,小便不利,上热欲呕而足下厥冷,反恶风寒,以其火升而不降也。其燥火郁蒸,微阴内败,阴绝则死,阴复则生。

若十余日间,忽战摇振栗而自下利者,此欲解也。盖阳气欲发,而微阴外束,不能遽发,是以振栗。阳气一发,则阴复而利下。胃热后泻,是以解也。利下之后,忽觉头痛足热,则中脘郁火,上下通达,谷气四周,霍然愈矣。

 

火逆伤血

风家营郁热发,而热未入腑,其脉必浮,脉浮便宜汗解。若以火灸之,热因火盛,以致血海瘀结,腰下重痹,此名火逆。凡被火熏,不得汗出,必生烦躁。经尽不能汗解,伤其厥阴之经,则病下血,此名火邪。脉浮发热,此是阳气之实,实证而以虚治,误用灸法,热因火盛,必动其血,非从便下,则自口出也。

大抵微数之脉,皆阴虚血热,慎不可灸,灸之火气燔烁,微阴伤败,焦骨伤筋,血燥难复。一火之力虽微,内攻之害甚大也。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伤寒说意 总目录
卷一・太阳经
太阳风寒白虎汤证
太阳伤寒五苓散证
太阳风寒抵当汤证
太阳传经
卷二・太阳经坏病
太阳坏病入阳明腑证 (当前页面)
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
太阳坏病入少阴脏证
太阳坏病入厥阴脏证
卷三・太阳经坏病结胸痞证
提纲 (卷三)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风寒原委
  2. 少阴里证
  3. 阳明少阳合病
  4. 咽痛
  5. 拼音索引
  6. 太阳风寒两感桂麻各半汤证
  7. 痛满吐利
  8. 土胜水负
  9. 太阳坏病痞证
  10.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