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悬解 -- 卷十三・伤寒类证 三十六章

差后劳复 六章

书名:《伤寒悬解》  作者:黄元御

差后劳复者,病愈而复发者也。或余热犹存,停水未去,或宿物郁浊,新谷壅阻,偶因调理不节,伤其中气,旧根立发,新病如初。病因不同,立法亦异,清金泻水,发表攻中,内扫宿物,外损新谷,浊瘀消散,障碍清空,还其冲虚澹静之常,复其回运升沉之旧。劳复之病,爰无遗法,盖宿草之再发者,以有根也,削迹无遗根,则蔓自除矣。

 

差后劳复一

【396】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方在霍乱五(方【108】)。

病后阳虚,胃寒气逆,津唾上涌,久不了了。此当以丸药温之,不便急下,宜理中丸也。

 

差后劳复二

【397】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病后中气虚,胃逆,故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胃逆则火金不降,肺热郁生。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清金而润燥,参、甘、粳米、半夏,补中而降逆也。

〖竹叶石膏汤〗百十 (方【113】)

【113】竹叶石膏汤

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洗,半升 麦门冬去心,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差后劳复三

【395】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病后上虚,不能制水,从腰以下有水气者,肾阴之盛也。牡蛎泽泻散,牡蛎、栝蒌,清金而泻湿,蜀漆、海藻,排饮而消痰,泽泻、葶苈、商陆,决郁而泻水也。

〖牡蛎泽泻散〗百十一 (方【112】)

【112】牡蛎泽泻散

牡蛎 泽泻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苈子 商陆根 海藻洗去咸 栝蒌根 各等分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差后劳复四

【394】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方在少阳二(方【19】)。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病后中气未复,最易感伤,设更见发热者,宜柴胡汤温里而清表。其脉浮者,病在表,应以汗解之,脉沉实者,病在里,应以下解之也。

 

差后劳复五

【393】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病后邪退正复,清气流通,浊阴消散矣。若因劳而复,则浊阴凝聚,清气堙郁,里热重生,壅闷又作,缘其中气新虚,易于感伤故也。宜枳实栀子豉汤,枳实泻其壅满,栀子清其郁热,香豉散其滞气也。若有宿食不消,阻碍中脘者,加大黄下其郁陈,以还其气化之新也。

〖枳实栀子鼓汤〗百十二 (方【111】)

【111】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炙,三枚 栀子擘,十四个 豉绵裹,一升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差后劳复六

【398】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日暮阳收,宿食阻碍,阳气不降,是以生烦。食减易消,则愈也。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伤寒悬解 总目录
卷十三・伤寒类证 三十六章
痉病 五章
湿病 九章
病 三章
霍乱 十一章
差后劳复 六章 (当前页面)
卷十四・汗下宜忌 五十一章
汗下
不可汗 十八章
不可下 十六章
不可汗下 四章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伤寒杂病论序
  2. 笔画索引
  3. 太阳中风 十五章
  4. 伤寒论序
  5. 寒热死生
  6. 阴阳易 一章
  7. 阳明虚证 阳明入太阴去路
  8. 卷一・脉法上篇 三十一章
  9. 病 三章
  10. 阳明经病腑病汗下总纲 一章 阳明十二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