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悬解 -- 卷三・太阳经上篇 五十三章

太阳中风 十五章

书名:《伤寒悬解》  作者:黄元御

风者,天地发生之气也。皮毛未开,风气外客,伤其卫阳,则窍开而卫泄。卫性降敛,卫欲闭而风泄之,欲闭不得,则内乘阴位,而遏营血,是以病也。(曰风泄者,风闭其卫,营郁而外泄也)。

 

太阳中风一 太阳四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之经,有营卫之分,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风寒客之,各有所伤,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卫伤则闭其营血,故发热,营伤则闭其卫气,故恶寒。营为寒闭则无汗,卫为风鼓则有汗,以卫气初闭,营郁犹得外泄也。汗出卫泄,是以表虚而恶风。寒性凝涩,伤寒则皮毛闭塞,故脉紧,风性动荡,伤风则经气发泄,故脉缓。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

肺通卫气,风伤于卫,行其疏泄之令,卫气不敛,是以有汗。卫愈泄而愈闭,闭而不开,则营郁而发热。桂枝汤所以通经络而泻营郁也。

 

太阳中风桂枝证一 太阳五

【13】太阳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风为阳邪,卫为阳气,风邪中人,则阳分受之,故伤卫气。卫秉肺气,其性收敛,风鼓卫气,失其收敛之职,是以汗出。风愈泄而卫愈敛,则内遏营血,郁蒸而为热。是卫气被伤而营血受病也,故伤在卫气而治在营血。桂枝汤,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生姜调脏腑而宣经络,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中之郁也。汗者,营卫之所蒸泄,孔窍一开,而营郁外达,则中风愈矣。

〖桂枝汤〗一 (方【1】)①

【1】桂枝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①方【1】 编次按《伤寒论》中的先后次序。

 

铢两升斗考②

《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

权者,铢、两、斤,钧、石也。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钓为石,而五权谨矣。

一千二百黍为一龠,重今之一钱七分,合龠为合,今之三钱四分也。十合为斤,今之三两四钱也。一龠重十二株,今之一钱七分也。两之为两,今之三钱四分也。

②铢两升斗考 据考古发现,汉代铢两升斗与今之度量换算如下:

1铢=0.65克,1两=15.625克,1斤=250克

1合=20毫升,1升=200毫升,1斗=2000毫升

 

桂枝证二 太阳六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寸为阳,尺为阴,营候于尺,卫候于寸。风泄卫气,故寸脉浮。邪不及营,故尺脉弱。风愈泄而气愈闭,故营郁而发热。气愈闭而风愈泄,故营疏而汗出。啬啬、淅淅者,皮毛振栗之意。翕翕,盛也,犹言阵阵不止也。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皮毛被感,肺气壅遏,旁无透窍,故上循鼻孔,而鼻窍窄狭,泄之不及,故冲激作响,而为鼻鸣。卫气闭塞,郁其胃气,浊阴不降,故生干呕。桂枝泻其营郁,则诸证愈矣。

 

桂枝证三 太阳七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营弱卫强,即上章阳浮阴弱之义,卫闭而遏营血也。邪风者,经所谓虚邪贼风也。风随八节,而居八方,自本方来者,谓之正风,不伤人也,自冲后来者,谓之贼风,伤人者也。如夏至风自南来,是正风也,若来自北方,是冲后也。义详《灵枢・九官八风篇》。

 

桂枝证四 太阳八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于其时发汗则愈,桂枝汤主之。

阳明腑病,汗愈出而胃愈燥,故发热汗出,而病不愈。病人脏气平和,无他胃热之证,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得风,郁勃而不和也。当先于其时以桂枝发汗则愈,迟恐变生他病也。

 

桂枝证五 太阳九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常自汗出者,营气疏泄,此为营气之和。然营气自和者,必外与卫气不相调谐,以卫被风敛,内遏营血,不与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郁而欲内敛,营郁而欲外泄。究之卫未全敛而营未透泄,是以有汗而风邪不解,复发其汗,使卫气不闭,营气外达,二气调和,则病自愈,宜桂枝汤也。

卫闭而营郁,则营不和,卫未全闭而营得汗泄,此为营气犹和。然此之和者,卫被风敛而未全闭也,闭则营气不和矣。以卫常欲敛,不与营气和谐,终有全闭之时,汗之令营郁透发,则二气调和也。

 

桂枝证六 太阳十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风池,足少阳穴。风府,督脉穴,在项后,大椎之上。督与太阳,同行于背,而足少阳经,亦行项后,两穴常开,感伤最易。感则传之太阳,太阳中风之病,皆受自两穴。服桂枝汤,风应解矣,反烦不解者,风池、风府必有内闭之风不能散也,先刺以泻两穴之风,再服桂枝,无不愈矣。

 

桂枝证七 太阳十一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失于解表,经热不泄,则自表达里。然里证虽成,而外证不能自解,凡脉见浮弱者,犹当汗解,宜桂枝汤也。外解后,审有里证,乃可议下耳。

脉浮弱,即前章阳浮阴弱之义。

 

桂枝证八 太阳十二

【44】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外证未解,虽有里证,不可下也,下之卫阳内陷,此之为逆。欲解外者,不越桂枝也。外解已,然后里证可议下否耳。

 

桂枝证九 太阳十三

【 】①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耳,设利之,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阳明腑病脉浮大,(阳明篇:二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病脉浮大,是有腑证。乃问病者,言但觉便硬耳,未至痛满也,则非急下之证。设遽利之,此为大逆。盖便硬虽内实,而表证尚在,犹须汗出而解,不宜下也。此何以故?其脉大纵属内实,而脉浮则当以汗解也。

①【 】 此条《伤寒论》398条不载。

 

挂枝证十 太阳十四

【116】……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按①:宛邻本原脱此一条,今补于此,文在太阳篇也。黄氏注,不可考,大抵亦同上条注。

①按 清・徐受衡(树铭)按。

 

桂枝证十一 太阳十五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方在阳明二十(方【13】)。

太阳表证未解,脉忽尺寸俱停止而不动者,此气虚不能外发,营卫郁闭之故也,顷之必先振栗战摇,而后汗出而解。其未停止之先,尺寸之脉,必有大小不均。若但寸脉微弱者,是阳郁于下,必阳气升发,汗出而后解,此先振栗而后汗出者也。若但尺脉微弱者,是阴虚肠燥,下窍堵塞,得汗不解,必下之通其结燥,使胃热下泄而后解。阳明病,腑热蒸发,则汗出表解,今太阳病表证未解,是内热未实,此时若欲下之,宜于汗后用调胃承气,硝、黄、甘草,调其胃腑之燥热也。

 

忌桂枝证十二 太阳十六

【17】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洒客不喜甘故也。

大枣、甘草,甘味动呕也。

 

忌桂枝证十三 太阳十七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大凡服桂枝汤即吐者,胸膈湿热郁遏,桂枝益其膈热,下咽即吐。缘其胃气上逆,心下痞塞,肺郁生热,无路下达,桂枝辛温之性,至胸而出,不得入胃腑而行经络,是以吐也。其后湿热瘀蒸,必吐脓血。此宜凉辛清利之剂,不宜辛温也。

 

忌桂枝证十四 太阳十八

【16】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桂枝本解肌表,以散风邪,若其人脉浮而紧,发热,汗不出者,是寒伤营血,营伤则束其卫气,是当去芍药之泻营血,而用麻黄以泻卫气,桂枝不可与也。与之表寒不解,反益经热,是谓之误。

风家用桂枝,所以不助经热者,以其皮毛无寒,孔窍不闭,无须麻黄发表,但以芍药之酸寒泻其营血,桂枝之辛温通其经络,血热自能外达。若伤寒服之,卫郁莫泻,经热愈增,是助邪也。

 

tags: 中风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伤寒悬解 总目录
卷一・脉法上篇 三十一章
脉法上篇提纲
卷二・脉法下篇 五十二章
卷二・脉法下篇 五十二章
脉法下篇提纲
卷三・太阳经上篇 五十三章
太阳本病
太阳中风 十五章 (当前页面)
太阳伤寒 九章
太阳风寒双感证 四章
太阳伤寒大青龙证 二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太阳伤寒小青龙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少阴去路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伤寒杂病论序
  2. 笔画索引
  3. 太阳中风 十五章
  4. 寒热死生
  5. 伤寒论序
  6. 阳明虚证 阳明入太阴去路
  7. 卷一・脉法上篇 三十一章
  8. 病 三章
  9. 阳明经病腑病汗下总纲 一章 阳明十二
  10. 阳明瘀血证 三章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