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渊,病消渴,胸膈燥热如焚,日饮凉水石余,溲亦石余,溲下温热,将毕则寒,其色白浊,魄门失气亦凉,天寒腿膝颇冷,善食善饥,数倍其常。 此缘湿土遏抑,风木疏泄。心火本热,肾水本寒,平人火不上热,水不下寒者,以水根于火,火根于水也。水根于火,则九天之上,阳极阴生,常肃然而如秋,火根于水,则九地之下,阴极阳化,常煦然而如春。盖阳降而化浊阴,又含阳气,阴升而化清阳,又抱阴精,此水火交济之常也。阴阳之升降,必由左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右为肺金,左为肝木,金不右降,则火逆而生上热,木不左升,则水陷而生下寒。下寒则肝木郁泄而善溲, 上热则肺金枯燥而善饮。 而消渴之病, 则独责肝木而不责肺金。 仲景 《伤寒》 、 《金匮》:厥阴之为病,消渴。以厥阴风木,生于癸水而长于己土,水寒土湿,生长不遂,木郁风动,疏泄失藏,则善溲溺,风燥亡津,肺金不泽,则善消渴。溲溺不止者,乙木之陷也,消渴不已者,甲木之逆也。 甲木化气于相火,与手少阳三焦并归癸水,而约小便。 《灵枢・本输》: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手足少阳,秘藏癸水之中,则下不淋遗而上无消渴。癸水不藏,甲木上逆,则相火升炎而病消渴,三焦下陷,则相火沦落而病淋遗。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主藏,三焦主出,水善藏而火善泄,其性然也。 。三焦之火,秘于肾脏,则脏温而腑清,三焦之火,泄于膀胱,则脏寒而腑热,腑清则水利,腑热则溺癃。而三焦之火,不无盛衰,其火盛而陷者,则水腑热涩,其火衰而陷者,则水腑寒滑。 热涩者,实则闭癃也,寒滑者,虚则遗溺也。膀胱寒滑,藏气失政,故多溲溺。甲木之逆,三焦之陷,则皆乙木泄之也,是以独责之厥阴。 而乙木之泄,则由太阴之湿陷,阳明之燥逆也。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者,手足阳明。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从令而化燥,足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化气而为湿,湿济其燥,则肺胃清降而上不过饮,燥济其湿,则肝脾温升而下不多溲。阳明燥结于上脘,故相火燔蒸而善渴,太阴湿郁于下脘,故风木疏泄而善溺。 《金匮》 :男子消揭,饮水一斗,小便一斗者,肾气丸主之。相火在水,是为肾气,附子补肾中阳根,召摄相火,相火蛰藏,则渴止而逆收,此反本还原之法也。地黄、丹皮,清乙木而润风燥,泽泻、茯苓,渗已土而退湿淫,桂枝达肝脾之遏陷,薯蓣、茱萸,敛精溺之输泄,附子温肾水之寒。制方精良,豪无缺欠矣。 然阴阳有进退,燥湿有消长,此非尽阳明之病也。消渴而水利者,燥多而湿少,当属之阳明,消渴而溺癃者, 湿多而燥少, 宜属之太阴。 以土湿非旺,则风木疏泄而不藏,是以水利,土湿过甚,则风木疏泄而不通,是以溺癃。二阳结,谓之消、是阳明燥盛而水利者也,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是太阴湿盛而溺癃者也。盖乙木藏血则孕丁火,脾土湿陷,木郁风生,必病消渴。血中温气,化火之根,温气抑遏,子母感应,心火必炎。相火者,君火之佐,君相同气,有感必应,其势如此。病起二阳而究归心脾者,太阴之湿盛也。心火上炎,热甚津亡,故常燥渴,脾土下陷,湿旺木郁,故少溲溺。肝主筋,前阴者,筋之聚,其在男子,则宗筋短缩,隐曲不利,其在女子,出经血瘀涩,月事不来,总由风木盘塞而莫能泄也。如此则宜减地黄而增丹皮,去附子而加芍药。缘木郁不泄,温气陷而生下热,膀胱热癃,则宜芍药,经脉闭结,营血不流,则宜丹皮。去附子之助热,减地黄之滋湿,药随病变,无容胶执也。 《金匮》以八味治小便不利,是无下热者。 后世庸工或以承气泻火,或以六味补水,或以四物滋阴。述作相承,千秋一例,而《金匮》立法,昭若日星,何其若罔闻知也。至喻嘉言解《金匮・消渴》厥阴为病一条,以为后人从《伤寒》采入,其于《伤寒》 、 《金匮》 ,一丝不解,是又庸医之下者矣。嘉言谓伤寒热深厥深,与杂证不同, 是袭传经为热之说,不通极矣。 又以下消为热,更谬! 经义渊微,固属难解,仲景八味之法,与岐伯二阳结义同符,特(特 但。)庸工不悟耳。 智渊病用肾气丸料煎汤冷饮,覆杯渴止,积年之苦遂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