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素问悬解 -- 卷五 病论

厥论三十五

书名:《素问悬解》  作者:

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阳气衰于下,则阴盛而生寒,故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阳盛而生热,故为热厥。

帝曰:热厥之为热也,必起于足下者何也?岐伯曰: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阴败阳胜,则阳侵阴位,而足下热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岐伯曰: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阳脉者,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

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阳脉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阳败阴胜,则阴夺阳位,从五指而至膝上寒也。其寒也,不从外来,皆从内生也。

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精气滋下,下气上争,不能复,邪气因从之而上也。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

太阴阳明同主四肢,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会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太阴不及阳明之多者,阳升而阴降也。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阳明不及太阴之盛者,阴长而阳藏也。寒厥之原,以此人者气质盛壮,当狄冬阳藏之时,而入房不节,夺于所用,精气溢下,泄其阳根,下焦肾气,纷争于上,不能归复,寒水之邪气,因从之而上。寒气在中,水邪侮土,太阴湿盛,阳明气衰,不能充养四肢而渗淫其经络,久而阳气日损,阴气独在,四肢禀之,故手足为之寒也。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悍,肾气日衰,阳气独胜,热遍于身,故手足为之热也。

酒性辛热升散,酒入于胃,外走络脉,则络脉满而经脉虚。络脉为阳,经脉为阴,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同气相投,传于阳明之腑,胃土燥热而不和。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胃腑燥热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脾无津液可行,不能营渗其四肢,故成热厥。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酒食未化,中气壅阻,此正水火分离,精神不交之会,中气不运,则水火不交。而肾精溢涩,阳根愈腾,相火上至中宫,堙阻土位,热气聚于脾中,不得散布,加之酒气与谷气相薄,迫也。热盛于中,故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既盛,而悍之性,煎熬肾阴,肾气日衰,阳气独胜,腑脏肢节,一派邪热熏蒸,热遍于身,故手足为之热也。

帝曰: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一日乃知人者何也?歧伯曰:阳气盛于上则下虚,下虚则腹胀满,阳气盛于上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阳气乱则不知人也。

阳降阴升,是其常也。阳气盛于上,是阳气之上逆,则阳不归根而下虚。阳气下虚,寒湿必动,肝脾郁陷,则腹胀满。阳气上升,则下焦阴气重上,而邪气于是上逆,逆则升逼清道,而阳气散乱,阳气散乱,神明纷扰,则不知人也。

帝曰:善。愿闻六经之厥状病能也。岐伯曰:巨阳之厥,则首肿头重,足不能行,发为仆。

足太阳经行身之背,起目内眦,自头走足,巨阳之厥,经气上逆,则首肿头重,

足不能行。上实下虚,发为眩晕,而颠仆也。

阳明之厥,则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癫疾欲走呼,妄见而妄言。

足阳明经行身之前,起鼻交额,自头走足,阳明之厥,经气上逆,则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癫疾欲走呼,妄见而妄言,阳明脉解所谓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妄言骂詈,不避亲疏是也。

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骨行)不可以运。

足少阳经行身之侧,起目锐眦,自头走足,少阳之厥,经气上逆,则暴聋,颊肿而热,脉循耳后,下加颊车,下行而化相火故也。胁痛,(骨行)酸不可以运动也。脉循胁里,下辅骨也。

太阴之厥,则腹满(月真)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足太阴经行身之前,自足走胸,太阴之厥,则经气下陷,脾陷肝遏,腹满(月真)胀,疏泄失政,后窍不利。脾湿传胃,胃气上逆,则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也。

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足少阴经行身之后,自足走胸,少阴之厥,则经气下陷,唇舌失滋,是以口干。风木遏郁,是以溺赤。湿郁为热。水泛土湿,是以腹满。寒水凌火,是以心痛也。

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阴缩肿,(骨行)内热,好卧屈膝。

足厥阴经行身之侧,自足走胸,厥阴之厥,则经气下陷,少腹痛胀,泾溲不利,风木郁陷,而贼脾土,不能疏泄水道也。阴器缩肿,(骨行)骨内热,脉循(骨行)骨,过阴器也。好卧而屈膝也。肝木克土,土困则好卧。肝主筋,肝陷筋缩,则屈膝也。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则以寻常疏通经络之法取之,此总言诸厥之治法也。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太阳厥逆,头重足轻,故僵仆。寒水上行,藏气失政,故呕血善衄。治主病者,治其主病之经穴也。下同。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治主病者。

阳明厥逆,胃气上壅,肺金莫降,故发喘咳。胆木拔根,故生惊怯。阳明不降,收敛失政,故作呕衄也。

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少阳厥逆,筋膜挛缩,机关不利,行则腰痛,故不可行,顾则项痛,故不可顾。相火内郁,而发肠痈,则不可治。胆木拔根,而生惊者,戊土被贼,是以死也。

太阴厥逆,(骨行)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太阴厥逆,土陷木遏,筋膜短缩,故(骨行)骨急挛。肝木陷而胆木逆,上冲胃口,故心痛引腹也。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水,治主病者。

少阴厥逆,水旺土湿,胃逆脾陷,故上为虚满呕变,变,灾也。下为泄利清水也。

厥阴厥逆,足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厥阴厥逆,肝陷筋缩,故足挛腰痛。乙木贼土,故腹胁虚满。木郁不能疏泄水道,故前窍闭涩。风动血挠,神魂不谧,是以谵言也。

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三阴俱逆,湿土风木癸水齐陷,下窍堵塞,不得前后。二便不通。中脘阳虚,四肢失禀,使人手足寒冷。不过三日则死,阳气全败也。

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手太阳厥逆,其脉自目锐眦入耳中,故耳聋泣出。循头上项,故项不可以顾。脉连足太阳,足太阳挟脊抵腰,故腰不可以俯仰也。

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痉,治主病者。

手阳明少阳厥逆,其脉皆循喉咙,入缺盆,故发喉痹嗌肿,头项强直而为痉也。

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手太阴厥逆,肺气上冲,故虚满而咳,善呕涎沫也。

手少阴心主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手少阴心主厥逆,其脉皆上挟咽喉,故心痛引喉。君相二火上炎,故身热。心主为相火。火泄神亡,故死也。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素问悬解 总目录
卷四 孔穴
骨空论三十一
卷五 病论
风论三十二
痹论三十三
痿论三十四
厥论三十五 (当前页面)
疟论三十七
热论三十八
评热病论三十九
卷六 病论
举痛论四十 统举诸痛而言,故曰举痛。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黄帝内经素问序
  2. 阴阳类论六十七
  3. 刺法论五十六
  4. 痹论三十三
  5. 血气形志二十二
  6. 经络论二十七
  7. 诊要经终论十七
  8. 阴阳应象论五
  9. 刺疟六十四
  10. 病能论四十四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