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素问悬解 -- 卷九 雷公问

阴阳类论六十七

书名:《素问悬解》  作者: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正八风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雷公对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脏最贵。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

孟春始至,立春之日也。八极,八方。五中,五脏。肝属木,其日甲乙,其色青,其主春,春甲乙木王,青色之中,是肝气主事,司令七十二日,治,司令也。此是肝脉所主之时也。《上经》、《下经》、《阴阳》、《从容》,皆古书也。

雷公致斋七日,旦复侍坐,帝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晦朔。却具合以正其理,此知五脏终始。

三阳,太阳。二阳,阳明。一阳,少阳。三阴,太阴。二阴,少阴。一阴,厥阴。太阳在后,为经。阳明在前,为维。少阳在侧,为游部,所谓少阳为枢也。太阴在前,为表。少阴在后,为里。厥阴在侧,为晦朔,月终为晦,月初为朔,厥阴阴极阳生,譬如月之晦朔。至绝者,极尽之意,至真要论所谓两阴交尽曰厥阴也。三阳三阴,是谓六经,却具合之,以正其理,则知五脏之终始,知其终始,则知其贵贱矣。

雷公曰:受业未能明。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也,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所谓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二阴至,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属相并,缪通五脏。先至为主,后至为客,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

太阳为三阳,三阳脉至手太阴,弦浮而不沉,太阳主身之皮毛也。阳明为二阳,阳明脉至,弦而沉急不鼓,阳明主身之肌肉也。阳莫盛于阳明,阳郁热至,因而致病,火土合邪,燥热亡阴则死。仲景《伤寒》,阳明大承气证急下诸条是也。炅,热也。少阳为一阳,少阳脉至手太阴,上连阳明之人迎,脉动喉旁。弦而急悬不绝,不止。此少阳上逆之病也。缘少阳胆木自头走足,随阳明胃土而下行,胃土不降,则胆木必逆,故脉至于手太阴之寸口,而气连于足阳明之人迎。若使专见于太阴,而不连于阳明,则火败阳绝而人死矣。足少阳化气于相火。太阴为三阴,三阴者,六经之所主也。以太阴脾脉,脾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玉机真脏论语。故为六经之主。三阴至,交于手太阴,伏鼓而不浮,则脾阳不升,法主上空志心,四气调神论所谓心气内洞也。以木火之化神魂,由于己土左旋,脾阳不升,火虚神败,而脾陷胃逆,君火失根,故悬虚空洞而无着也。少阴为二阴,二阴脉至,其气归于膀胱,外连脾胃。以少阴与太阳膀胱为表里,故气归于膀胱。仲景脉法:沉为在脏,浮为在腑。气归膀胱者,相火泄于膀胱,脉浮而不沉也。土胜则克水,土败则水侮之,故外连于脾胃也。厥阴为一阴,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以厥阴之经,两阴交尽,是为经绝。风木发生,以此气浮,未能茂长,故不鼓钩,钩,心脉也。心火主长。生气郁动,是以脉滑也。此六脉者,乍阴乍阳,其至无常,彼此交属而相并合,左右缪注而通五脏。缪通者,左注右,右注左也,义如缪刺论。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客,于其至也,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审其先后以定主客,则贵贱明矣。

雷公曰:臣悉尽意,受传经脉,颂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不知阴阳,不知雌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三阳为父,阳之纲也。二阳为卫,父之佐也。一阳为纪,佐之次也。三阴为母,阴之主也。二阴为雌,母之副也。一阴为独使,雌之次也。六经之阴阳雌雄如此。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软而动,九候皆沉。

二阳一阴失调,则阳明主病,以阳明戊土不胜厥阴风木也。法当脉软而动,九候皆沉,以其木贼而脾陷也。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

三阳一阴失调,则太阳脉胜,以水为木母,寒水泛滥,一阴不能止。肝陷胆逆,则内乱五脏而外为惊骇也。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肢。

二阴二阳失调,则病在肺,以少阴脉沉则肾水寒陷,而肾水泛滥,大肠燥金之腑不至受害,肺以辛金而化气于湿土,是以病也。脾肺同经,俱为太阴。肺病则脾伤,脾主四肢,法当外伤于四肢也。

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癫疾为狂。

二阴二阳皆交至,则病在肾,以金为水母,母病则传子也。水郁则癫,火郁则狂,肾水寒陷,必生癫疾,而足阳明化气于燥金,燥金上逆,君火不降,则骂詈妄行,癫疾变为狂病也。

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下脘空窍闭塞不通,四肢别离。

二阴一阳失调,则病出于肾,以火不胜水,水旺则肾病也。肾水凌火,故阴气客游于心下。水泛土湿,脾陷肝遏,下脘空窍闭塞不通,脾败则四肢失禀,如与身体别离而不用也。

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咽喉干燥,病在脾土。

一阴一阳代绝不属,代绝,歇止、断绝。此当阴气至心,以心主脉,脉之代绝,阳败而火衰也。少阳以下行为顺,病则上逆,厥阴以上行为顺,病则下陷,上逆则为出,下陷则为入,阴阳有胜复,则肝胆有衰旺,其上下本无常,其出入则不知。而厥阴以风木主令,少阳从相火化气,足少阳。风火一动,则咽喉干燥。病在脾土,太阴湿土之精液不胜风火之消亡故也。

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阴阳皆壮,下至阴阳。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

二阳三阴失调,则至阴皆在,以足太阴主令于湿土,足阳明化气于燥金,胃土不司气化,阳旺则从庚金而化燥,阳衰则从己土而化湿,脾土独主令气,故至阴皆在。脾为至阴,燥易衰而湿易盛也。二土不交,太阴不能过阳明之燥,阳明不能止太阴之湿,阴阳并盛,俱臻其绝,绝,盛。则经络壅塞,气滞而凝。脉浮者,阳明燥旺而为血瘕,脉沉者,太阴湿旺而为脓。与腐通。若阴阳皆壮,则下至阴阳二器之所,皆当病矣。得此法以候六脉,则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幽显皆彻,举无遁形。决死生之期,遂合岁首,以历推之,自正月一日为始,排次一年节气,预刻修短之数也。

雷公曰:请问短期。帝曰:冬三月之病,病舍于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征,皆归出春。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阴阳皆绝,期在孟春。

冬三月之病,病舍于阳经者,阳气失藏,至春正月风木发泄之时,其脉当有死征,而其期则皆归出春。在理推其已尽之日,应至秋深草与柳叶皆杀而死,不及冬也。若阴阳皆绝,则期孟春而已。

春三月之病,曰阳杀,阴阳皆绝,期在草干。

春三月之病,风木发生,阳气疏泄,是曰阳杀,阴阳应象论:阳杀阴藏是也。若阴阳皆绝,则期在草干,秋金肃杀,春木刑伤故也。

夏三月之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濂水。濂,音廉。

夏三月之病,火土司气,脾为至阴,位居五脏之中,不过十日,则五脏再周。若阴阳交者,期在七月濂水。评热病论:病温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狂言不能食,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濂水,七月水初清也。

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阴阳交合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秋三月之病,阴气始凝,而三阳俱起,则不治自已,阳脉不衰也。其阴阳交合者,阳气上逆,当立不能坐,阴气下陷,当坐不能起。所谓三阳俱起者,起于三阴之中也。若三阳独至而三阴不至者,则期在石水之时,寒水当治而不治,则人亡矣。石水者,水冰如石也,水结冰而三阴不至,有阳而无阴也。著至教论: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非太阳独至之谓也。若二阴独至者,则期在盛水,以少阴肾水独旺,而三阳不至,亥子水盛之月,则人亡矣,有阴而无阳也。

 

tags: 阴阳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素问悬解 总目录
卷八 刺法
缪刺论六十三
刺疟六十四
刺热六十五
刺腰痛六十六
卷九 雷公问
阴阳类论六十七 (当前页面)
示从容论六十九
疏五过论七十
征四失论七十一
方盛衰论七十二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黄帝内经素问序
  2. 阴阳类论六十七
  3. 刺法论五十六
  4. 痹论三十三
  5. 血气形志二十二
  6. 经络论二十七
  7. 诊要经终论十七
  8. 阴阳应象论五
  9. 刺疟六十四
  10. 第六卷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