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推求师意 -- 卷之下

痰饮

书名:《推求师意》  作者:戴思

《内经》有脾胃湿土太过,为积饮痞膈与饮积于中者数条,未有痰之名也。至仲景始分饮为四∶一曰痰饮,二曰悬饮,三曰溢饮,四曰支饮。而痰之义始见河间,分五运六气之病,于火淫条下则云∶中风、风癞等病痰涎,因水衰热甚,津液涌溢,聚于胸膈,热燥以为痰涎,初虞世言涎者,乃遍身之脂脉津液。于湿土条下云∶湿气自甚,则为积饮痞膈、中满霍乱。又云∶喘嗽之痰,为因外感风寒,寒化为热,热则生痰。

张戴人谓留饮一症,不过蓄水而已。又谓四饮者,观病之形状而定名也。其来有五,有 郁而得之者,其气抑郁不伸,则肝气乘脾,脾气不濡,故为留饮;有劳役乘困饮水,脾胃力衰,因时睡卧,不能布散于脉,亦为留饮;肝主虑,久虑不决则肝气不行,脾主思,久思不已则脾气结,亦为留饮;饮酒过多,以乘燥金,胞不渗泄,亦为留饮;隆暑津液焦涸,喜饮寒水过多,逸而不动,亦为留饮。又谓痰有五∶曰风痰,曰热,曰湿,曰酒,曰食。五者先生遵张、刘之说,谓痰饮之初起也,或饮食不谨,或外伤六淫,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浓,皆致谷气不升资发,荣卫先郁滞而成膈热,故津液不行,易于攒聚,因气成积,积气成痰。痰饮既聚,展转传变,生病不一,为呕吐,为反胃,为喘满,为咳逆,为膈噫,为吞酸,为嘈杂,为膨胀,为痞,为痛,为泄利,为不食冲上,为头痛,为眩运、嗌下,为足肿,为 疝;散于表为寒热,为肿,为肢节痛,聚于心为狂,为癫昏仆,为不语。凡人之病,皆痰为邪,此数家叙痰为病之始末也。

后世论治痰饮,必得温乃行,及有痰因火热反见水化,而觉其冷乃不知其热也。先生故多不取,独称长沙治四饮之法,可表者汗之,可下者利之,滞者导之,郁者扬之,热者寒之,寒者温之,塞者通之,虚者补而养之,深得《内经》各随攸利所治之意。窃谓痰饮之生,有生于脾胃,有生于六经,所起不同,若论感邪与为病之形症则一也。至于治之,必先从其邪之所起,而后及于病之所止。曰∶痰饮因太阴湿土之化,生于脾胃,宁不生于六经乎?初虞世谓涎为遍身之脂脉津液也,此非六经中之津液灌注于内外者欤?原其在经脉之由,即《内经》所谓饮入于胃,游溢精气,散精于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又谓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谓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肝为泣,肺为涕,脾为涎,肾为唾。故经脉之津液与血者,皆四布水精之所化。然经脉以胃气为本,则其所化,亦六经中胃气土德之冲和者以成之,由是同归乎湿,滋育百体者矣。苟不善于化,则水积不行,亦如湿漂之为害。故其水盛与血杂混,而不滋荣气之运,或不化液而不从卫气之用,聚于经脉以为病,冷则清如其饮,热则浊如其痰,设值风火之迫,则涌溢而起,无处不到,痰饮为病莫大于此。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推求师意 总目录
卷之下
湿
郁病
溺血
痰饮 (当前页面)
杂合邪治法
药病须要适当
小儿门
妇人门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咳血
  2. 小儿门
  3. 中风
  4. 手心热
  5. 膈噎
  6. 消渴
  7. 痨瘵
  8. 痛风
  9. 妇人门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