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银海指南 -- 卷二

辨脉法

书名:《银海指南》  作者:顾锡

脉要精微论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

秦越人六十一难曰∶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许叔微曰∶脉之理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

凡可以笔墨载,可以口舌言者,皆迹象也。至于神理,非心领神会,乌能尽其元微。方盛衰论曰∶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从逆,是为妄行。推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甚矣。脉之不可不辨也。其大要当合《素问》、《灵枢》,及各家论说,熟读而玩绎之,自能领悟。惟常变之理,不可不知。凡人之脉,有素大素小,偏阴偏阳者,此其赋自先天,各成一局也。邪变之脉,有倏缓倏疾,乍进乍退,此其病之骤至,脉随气见也。故诊脉者,必须先识脏脉,而后可以察病脉。先识常脉,而后可以察变脉。然有脉病相符者,有脉病相左者,有病亢极而脉忽反变者,如阳证见阳脉,阴症见阴脉,此脉病相符也。证似阳而脉不鼓指,证似阴而脉鼓盛者,此脉病相左也。阳盛者,脉必洪大,至阳盛之极,而脉反伏匿,阳极似阴也。阴盛者脉必微细,至阴盛而脉反躁疾,阴极似阳也。此病亢极,而脉忽反变也。又有从合之辨,如脉浮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若脉浮大,心下梗,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是也。脉沉为里,治宜下之,此其常也。而亦有宜汗者,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微汗之是也。脉促为阳,当用葛根黄芩清之矣。若脉促厥冷为虚脱矣,非温不可,此又非促为阳盛之脉也。脉迟为寒,当用附子干姜温之矣。若阳明脉迟,不恶寒,身体 汗出,则用大承气汤,此又非迟为阴寒之脉也。是皆从证不从脉也。至于表症汗之,此其常也。仲景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当救其里,用四逆汤,此从脉之沉也。里症下之,此其常也。日晡发热者,属阳明,脉浮虚者,宜发汗,用桂枝汤,此从脉之浮也。结胸症,当以大小陷胸下之矣。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是宜从脉而治其表也。身疼痛者,当以桂枝麻黄解之矣。然尺中迟者,不可汗,以营血不足故也,是宜从脉而调其营矣,此皆从脉不从症也。世有切脉而不问症,问症而忽脉者,得非仲景之罪人乎。陶节庵曰∶问病以知其外,察脉以知其内,全在治法二字,乃临症切脉之要诀也。余历来治目,无不详参脉证,以定治法。如陆某朱某,同一 肉壅肿,黑珠内泛,一则脉沉迟,知其阴虚不足,复感寒邪,故余用六物汤加炮姜,以养阴温胃。一则脉浮迟而细,知其气血两亏,寒而兼风,故余用四物逍遥,加苏木红花,以祛风理血。张某艾某,同一珠大脱眶也,一则两尺浮洪无根,右寸濡弱无力,此肺金不能生水,肾火浮越所致,故余用金匮肾气丸,以降其浮阳。一则两尺细数,右寸浮洪,此肾水枯涸,肺气上冲所致,故余用人参固本煎加牛膝,以清其亢热,此证同脉异,而治亦异也。又如钱某瞳神散大,李某两目 肉突出发痒,判然两症,然二人尺脉均细数,寸脉均洪大,皆由于心肾不交,故余同以滋阴六味丸,去萸肉,加女贞子以治之。此证异脉同,故治亦同也。至如孔某视白为黄,视红为紫,视正为横,乃阴极阳飞之症,脉宜浮洪,今反细涩,所谓过极者,反兼胜已之化也。余以七味二地温补之,此凭症而不凭脉也。大抵阴阳虚实,最宜详审。张介宾曰∶凡值疑似难明处,必须用四诊之法,详问其由,兼辨其声色。但于本末先后中,征之以理,斯得其真。若不察此,而但谓一诊可凭,信手乱治,亦岂知脉症最多真假,见有不确安能无误。且常诊者,知之犹易,初诊者,决之甚难,此四诊之所以不可忽也。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银海指南 总目录
卷二
疮疡兼目疾论
胎产兼目疾论
经带兼目疾论
痘疹兼目疾论
辨脉法 (当前页面)
辨舌法
用方法
用药法
卷三
汤丸备要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黄胆兼目疾论
  2. 五轮八廓大略
  3. 八廓解
  4. 朱序
  5. 七情总论
  6. 咳嗽兼目疾论
  7. 心经主病
  8. 脾经主病
  9. 瞳神论
  10. 头风兼目疾论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