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医学纲目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黄胆

书名:《医学纲目》  作者:楼英

〔丹〕五疸不要分,同是湿热,如 曲相似。轻者小温中丸。重者大温中丸。热多者,加芩、连。湿多者,茵陈五苓散加食积药。湿热因倒胃气,服下药大便下利者,参、 加茵陈、山栀、甘草。

〔仲〕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 汤。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黄胆病,茵陈五苓散主之。(二方并见伤寒。)

〔罗〕茯苓除湿汤治黄胆气热,呕吐而渴欲饮冷,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得安卧,亦不思食。

白茯苓(五分) 泽泻(三分) 茵陈蒿(六分) 猪苓(三分) 黄芩(生) 黄连 山栀 防己 白术 苍术 陈皮 青皮(各二分)

上 咀,水煎,空心服。

完颜正卿,因官事劳役,饮食不节,心火乘脾,脾气虚弱,更以恚怒气逆伤肝,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次传身目俱黄,微见青色,颜黑,心神烦乱,怔忡不安,兀兀欲吐,口生恶沫,饮食不化,时下完谷,小便癃闭而赤黑,辰巳之间发热,日暮则止,至四月尤甚。予诊其脉浮而缓。《金匮》云∶寸口脉浮为风,缓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已行。跗阳脉紧,食谷即眩为伤脾,风寒相搏,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不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宜服茵陈栀子汤

茵陈(一钱) 茯苓(五分) 山栀仁 苍术(炒) 白术(各三钱) 黄芩(生,六分) 黄连 枳实(炒) 猪苓(去皮) 泽泻 陈皮 防己(各二分) 青皮(一分)

上 咀,作一服,长流水煎,食前温服。二服可愈。山栀、茵陈能泻湿热而退黄,故以为君。枳实苦寒,泄心下痞满;肺主气,今热伤其气,故身体麻木,以黄芩苦寒泻火补气为臣。二术苦甘温;青皮苦辛温,能除胃中湿热,泄其壅滞,养其正气。防己苦寒,能去十二经滞湿。泽泻咸平;茯苓、猪苓甘平,导膀胱中湿热,利小便而去癃闭。

〔丹〕治疸,脉虚便赤,此后五方主之,治虚者验。

白术(一两) 人参 猪苓 茵陈(各半两) 泽泻(七钱) 山栀(炒) 木通(三钱) 桂枝

一妇人,年二十八岁,发黄,脉涩,经水自来不行,身髓倦怠,未曾生子。

陈皮 白术 木通(各一两) 黄芩 归头 丹皮(各半两) 甘草(一钱)

分作十二帖。水煎,食前热服。

〔《千》〕治疸,取小麦杵汁绞饮六七合,昼夜饮三四次愈。

〔《仲》〕诸疸,用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以发入膏中,煎至发尽,分再服,病自从小便中出。

〔垣〕肾疸汤治肾疸目黄,浑身金色,小便赤涩。

升麻根(半两) 羌活根(一钱) 防风根(半钱) 独活根(半钱) 白术 柴胡根 苍术(一钱)猪苓(一分) 泽泻(三分) 白茯苓 葛根(半钱) 甘草根(三分) 黄柏(二分) 人参 神曲(各六分)

分作二帖,水煎,食前稍热服。

〔仲〕桂枝加黄 汤治黄胆脉浮而腹中和者,宜汗之。若腹满欲呕吐,懊 而不和者,宜吐之,不宜汗。

桂枝 白芍药(各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 (二两)

白水煎热服,须臾饮热粥以助药力,取微汗为度。未汗,更服。

〔丹〕治一人,年二十岁,因劳又冒雨得疸。脚酸,心悸,口苦,力弱,尿黄,脉浮而数。病在表,宜解外。

黄 (三钱) 白术 苍术(各一钱) 陈皮 苏叶 木通(五分) 山栀(炒,二个) 甘草梢(些)

白水煎服,下保和十五丸、与点抑青各十丸、温中二十丸。

〔仲〕麻黄醇酒汤治黄胆。

用麻黄三两,以好清酒五升,煮取二升五合,顿服尽。冬月用酒煮,春月用水煮。酒疸或无热,清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如阴症欲吐者,韩氏用陈皮汤、理中汤类。)

瓜蒂汤治诸黄。

用瓜蒂二七枚,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渣顿服。

〔《百一》〕治疸。取藜芦置灰内炮之,少变色,捣为末。水服半钱匕,小便不利,数服。

〔子和〕蔡氏一女病黄,遍身浮肿,面目如金色,困乏无力,不思饮食,惟喜食生物、灰 之属。先以苦剂蒸饼为丸,吐痰一碗;又以舟车丸、通经散,下五七行如墨汁;更以导饮丸磨食散气。不数日安好如初。

李七老病涌水症,面黄而喘,二足皆肿,按之陷而复起,行则濯濯有声,常欲饮水,不能睡卧。戴人令上涌去痰而汗之;次以舟车丸、浚川散下;以益肾散复下之;又以分阴阳、利水道之剂复下之,所苦皆瘥。

上脉浮而腹不和者,吐之。

〔仲〕治酒疸。心中 懊,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山栀(十四枚) 大黄(二两) 枳实(五枚) 豆豉(一升

上四味,以水三升,煎取二升,温作三服。

黄胆,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主之。

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

水煎将熟,纳硝石顿服。

师曰∶病黄胆,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以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皆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面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

〔罗〕黄连散治黄胆,大小便秘涩壅热,累效。

黄连(二两) 大黄(醋拌,炒,二两) 黄芩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极细末。食后温水调下二钱,日三服。先用瓜蒂散搐鼻,取下黄水,却服此药。(瓜蒂散见后杂方条。)

〔孙〕治黄胆,皮黄,眼睛赤金色,小便赤。取秦艽五两,牛乳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入芒硝一两服之。(萧炳云∶秦艽治酒疸。)

〔子和〕安喜赵君玉病疸,遍身发黄,往问医,众医皆云∶乃阳明症。公等与麻知几皆受训于张戴人,是商议吃大黄者,难与论病。君玉不悦归,自揣无别病,乃取三花神佑丸八十粒服之,不动。君玉乃自悟曰∶予之湿热甚矣,此药尚不动。以舟车丸、浚川散服之,大下结粪一斗,一夕而黄退。君玉因此益信戴人之技。

上脉沉而腹不和者下之。

〔仲〕诸黄,腹痛而呕者,宜小柴胡汤。(方见伤寒。)

〔孙〕治黄胆。用柴胡一两去苗,甘草一分细锉,作一剂。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去渣,不拘服。

诸疸,小便不利为里实,宜利小便,或下之。无汗为表实,宜发汗,或吐之。(治法并见表里疸条。)男子黄,大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方见伤寒。)

〔海〕内感伤寒,劳役形体,饮食失节,中州变寒,病生黄。非外感而得,只用建中、理中、大建中足矣,不必用茵陈。

〔仲〕治一妇人,年六十岁,病振寒转栗,足太阳寒水也。呵欠喷嚏,足少阳胆也;口中津液,足阳明不足也;心下急痛而疸,手少阴受寒,足少阴血滞也。身热又欲近火,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脐下恶寒,丹田有寒。浑身黄及睛黄,皆寒湿也。余症验之,知其为寒,溺黄赤而黑,又频数者,寒湿胜也。病来身重如山,便着床枕者,阴湿盛也。其脉右手关、尺命门弦细,按之洪而弦,弦急为寒,加之细者,北方寒水。杂以缓甚者,湿盛出黄色。脉洪大者,心火受制也。左手又按之至骨,举手来实者,壬癸肾旺也。六脉按之俱空虚者,下焦无阳也。用药法先宜以轻剂去其寒湿,兼退其洪大之脉,以理中加茯苓汤投之。(按此症虽小便黄赤亦作寒治者,盖以余症及脉别之也。)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茯苓

水煎熟,以冰冷与之,此热因寒用。以假寒对足太阳之假热,以干姜辛热泻膀胱之真气,故曰真对真,假对假。若不愈,当以术附汤与之。

〔罗〕阴黄治验至元丙寅六月,时雨霖霪,人多病湿疫。真定韩君祥,因劳役过度,渴饮凉茶,又食冷物,遂病头痛,肢节亦疼,身体沉重,胸满不食。自以为外感。用通圣散二服,后添身体困甚,方命医治之。医以百解散发其汗。越四日,以小柴胡汤二服,后加烦躁。又六日,以三乙承气汤下之,燥渴尤甚。又投白虎加人参汤、柴胡饮之类,病愈增。又易医用黄连解毒汤、朱砂膏、至宝丹。十七日后,病势转增,传变身目俱黄,肢体沉重,背恶寒,皮肤冷,心下痞硬,按之则痛,眼涩不欲开,目睛不了了,懒言语,自汗,小便利,大便了而不了。命予治之,诊其脉紧细,按之虚空,两寸脉短不及本位。此症得之因时热而多饮冷,加以寒凉药过度,助水乘心,反来侮土,先囚其母,后簿其子。经云∶簿所不胜乘所胜也。时值霖雨,乃寒湿相合,此谓阴症发黄,予以茵陈附子干姜汤主之。经云∶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淡渗之,以苦燥之。附子、干姜辛甘大热,散其中寒,故以为君。半夏、草蔻辛热,白术、陈皮苦甘温,健脾燥湿,故以为臣。生姜辛温以散之,泽泻甘平以渗之,枳实苦微寒泻其痞满,茵陈微苦寒,其气轻浮,佐以姜、附,能去肤腠间寒湿而退其黄,故为佐使也。煎服一剂,前症减半,两服悉去。又服理中汤数服,气得平复。或难曰∶发黄皆以为热,今暑热隆盛,又以热药治之,何也?予曰∶理当然也。成无己云∶阴症有二∶一者,始外伤寒邪,阴经受之,或因食冷物伤太阴经也;二者,始得阳症,以寒治之,寒凉过度,变阳为阴也。今君祥因天令暑热,冷物伤脾,过服寒凉,阴气大胜,阳气欲绝,加以阴雨,寒湿相合,发而为黄也。仲景所谓当于寒湿中求之。李思顺云∶解之而寒凉过剂,泻之而逐寇伤君,正谓此也。圣贤之制,岂敢越哉。

附子(炮,去皮,三钱) 干姜(炮,二钱) 茵陈(一钱二分) 白术(四分) 草蔻(煨,一钱)白茯苓(三分) 枳实(麸炒) 半夏(制) 泽泻(各半钱) 橘红(三分)

上生姜五片,水煎,去渣凉服。

〔无〕养荣汤治五疸。脚弱心忪,口淡耳响,微寒发热,气急,小便白浊,当作虚劳治之。

黄 当归 桂心 甘草(炙) 陈皮 白术 人参(各一两) 白芍药(三两) 熟地 五味子 茯苓(各三钱) 远志(去心,半两)

上每服四钱,姜枣煎,空心服。

上法治虚寒黄胆。

〔丹〕治妇人久劳苦,得面黄,心悸,口苦,小便不黄自利,食少,右脉大于左,此虚中受湿也。

白术 芍药 当归(各五钱) 黄 黄芩 茯苓 人参(各三钱) 陈皮(一钱半) 黄连(一钱)甘草(五分)

分六帖。下保和、温中各二十丸。

〔垣〕补中汤治面黄多汗,目 赤,四肢沉重,减食,腹中时痛,咳嗽。两手左脉短,右脉弦细兼涩,右手关脉虚。

升麻 柴胡(各二钱) 归身(二分) 苍术(五分) 泽泻(四分) 甘草(炙,八分) 五味子(二十一粒)黄(二钱半) 神曲(三分) 红花(少许) 大麦曲(五分)

上作二服,水煎,食前。

上二方,治虚热黄胆。

〔仲〕黄胆,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小半夏汤主之。(方见呕吐。小便色不变,不可除热者,盖中无热,故清白而不黄,自无热可除也。)诸疸,小便色白,不可除热者,无热也。若有虚寒症者,当作虚劳治之。

诸疸,小便黄赤色者,为湿热。(治法并见表里虚疸条。)

〔严〕谷疸丸专治谷疸。

苦参(三两) 龙胆草(一两) 牛胆(一个)

上为末,入牛胆汁加少蜜为丸。空心姜汤或甘草汤下。

葛根汤治酒疸。

葛根(一两) 枳实(炒) 山栀 豆豉(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白水煎,不拘时温服。

〔《外》〕治黄胆。以柳枝入水,浓煎汁服之。

〔《经》〕患五色急黄。以水调山豆根末二钱,空心服之。

运气黄胆,皆属湿热。经云∶少阴司天之政,四之气,溽暑至,民病黄胆。又云∶厥阴司天之政,四之气,溽暑湿热相搏,民病黄胆,而为 肿是也。

〔罗〕 鼻瓜蒂散治黄胆浑身如金色,累效。

瓜蒂(二钱) 母丁香(一钱) 黍米(四十九粒) 赤小豆(五分)

上为细末。每夜临卧时先含水一口,却于两鼻孔 上半字便睡。至明日取下黄水,便服黄连散。病轻者五日效,重者半月效。(黄连散方见前大小闭条。)

〔《圣》〕治遍身如金色。用瓜蒂四十九个,须是六月六日收者,丁香四十九粒,入甘锅内烧烟尽为度,研细。小儿用半字吹鼻及揩牙,大人用一字吹鼻内立瘥。

〔《类要》〕治黄胆。用苦葫芦瓤如大枣许四枚,以童便浸三两,食顷,取两枣许,分纳两鼻中,黄水自出,效。令病患吸之。

又方 治黄胆身眼皆如金色。修合不可令妇人、鸡、犬见之。取东引桃枝一握,细切,用水二钟,煎至半,空心服。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渐散。唯眼最后瘥,百日方平复。身黄渐散后,可时饮清酒一盏,使眼中黄易散。忌食热面、猪、鱼等物。

针灸黄胆有二法∶

其一取脾。经云∶脾足太阴之脉,所生病者,黄胆。视盛虚热寒取之。

其二取肾。经云∶肾足少阴之脉,所生病者,黄胆。视盛虚热寒取之。

〔《玉》〕黄胆∶腕骨(三分,灸七壮。) 中脘(补。)

〔《集》〕黄胆发虚,伤寒,饮食过多∶腕骨(一分。) 涌泉(三分,灸。) 百劳 三里 中脘 膏肓

〔《甲》〕黄瘅善欠,胁下满欲吐,脾俞主之。(《千金》云∶身重不可动。)消渴身热,面赤黄,意舍主之。消渴黄瘅,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满,然谷主之。消瘅善喘,气走咽喉不能言,手足清,溺黄,大便难,嗌中肿痛,唾血,口中热,唾如胶,太溪主之。黄胆,热中善渴,太冲主之。身黄时有微热,不嗜食,膝内内踝前痛,少气身重,中封主之。黄瘅身黄,劳宫主之。嗜卧,四肢不欲动摇,身黄,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黄瘅,刺脊中。(《千金》云∶腹满不能食。)

〔《素》〕目黄者曰瘅。溺黄赤,安卧者,亦名黄胆。

〔《灵》〕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胆也。(论疾诊尺篇)

〔仲〕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腹胀满,面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跗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跗阳脉紧为伤脾,寒热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俱黄,名曰谷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又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心中懊 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病酒黄胆,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症也。

〔《脉》〕酒疸黄色,心下结热而烦。

〔仲〕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则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治见黑疸。)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宜瘥,反剧为难治。疸而渴者,难治,疸而不渴者,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

〔《脉》〕凡黄家,候其寸口脉,近掌无脉,口鼻冷,并不可治。

 

产后发黄

〔丹〕治一妇人,四月内产发黄,四肢倦怠,食少,经事不来,时发热,脉弦。

白术(一两) 人参 秦艽 丹皮 生地 木通 柴胡 芍药(各半两) 川芎 黄芩 干葛(各一钱) 甘草

分十二帖。水煎,食前热服。

 

食劳疳黄

一名黄胖。夫黄胆者,暴病也,故仲景以十八日为期。食劳黄者,宿病也,至有久不愈者,故宜另立篇门。

〔丹〕大温中丸治黄胖。(朱先生晚年定者。)

香附(一斤,童便浸,春夏一宿,秋冬三宿) 甘草(二两) 针砂(炒红,醋淬三次,一斤) 苦参(春夏二两,秋冬一两) 浓朴(姜制,炒黑,五两) 芍药(五两) 陈皮(三两) 山楂(五两)苍术(五两,泔浸) 白术 茯苓(各三两) 青皮(六两)

俱为细末,醋糊丸,如桐子。面黑,筋骨露,气实者,米饮下五六十丸。面肥白与气虚羸弱者,白术汤下三四十丸。忌一切生冷、油腻、鸡、鹅、羊、鸭、生、硬并 粽难化之物。服过七日后,便觉手掌心凉,口唇内有红晕起,调理半月愈。

丈夫黄胖,胃有宿积,口淡,脚酸,气急。

针砂(淘,炒净,醋 ,用细末,三两) 苍术 香附 三棱(各一两) 陈皮 黄连 茱萸 人参(各半两) 茯苓(七钱)

上为末,神曲醋糊丸。每服五十丸。若饱,入保和十丸,白汤下。

小温中丸治黄胖。(宜草野贫贱人服,盖其饮食无积,但补阴燥湿而已。)

针砂一斤,以醋炒为末;入糯米炒极黄为末,亦用一斤,醋糊丸,如桐子大。每米饮下四五十丸,忌口同上。轻者服五两,重者不过七两愈。

六十嫂,面黄口苦而渴,此食积生湿热。

白术(一钱半) 连翘(一钱) 羌活 通草煎熟,吞下谷疸丸、保和丸各四十粒,阿魏丸五粒。

暖中丸治黄胖,杀肝邪,舒脾气。虚者不宜用。

陈皮 苍术 浓朴(制) 三棱 白术 青皮(各五钱) 香附(一斤) 甘草(二两) 针砂(十两,醋炒红。)

上为末,醋糊丸。空心盐姜汤下五十丸,晚食前酒下亦可。忌狗肉。

上五方,附、朴、楂、青、棱、蓬以磨积,针砂、酸醋以泻肝,白术、苍术以补脾,重可去怯之剂。唯温中丸无补性,虚者勿用。

〔世〕治黄胖。绿矾六两,用米醋于铁锅内煮七次,以干为度,置地上出火气为末。南星末一两,炒面一两,大皂角二斤,水煮熟,揉出浓胶,去皮渣,滤过再熬,入枣子六两,蒸熟去皮核,煎成浓膏,捣匀,和前药末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早晚用姜汤各一服。忌油腻、煎爆。如身上发红斑时,急煎枣汤服之,斑自愈。

〔《本》〕治男妇患食劳、气劳,遍身黄肿,欲变成水,及久患 癖,小肠膀胱面目忽黄,宜服紫金丹

胆矾(三钱) 黄蜡(二两) 大枣(五十枚)

上以砂锅或银石器内用好醋三升,先下矾、枣慢火熬半日。取出枣,去皮核,次下蜡,再慢火熬一二时,如膏好,入腊茶二两,同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茶酒任下。如久患肠风痔漏,陈米饮下。日三服,一日见效。宗室赵彦材,下血面如蜡,不进食,盖酒病也。授此方服之,终剂血止,面鲜润,食亦倍常。新安一士人亦如是,与三百粒作十服,立愈。

〔罗〕枣矾丸治食劳黄,目黄身黄。

皂矾(不拘多少,置砂锅内烧通赤,用米醋点之,烧用木炭)

上为末,枣肉丸。每服二三十丸,食后姜汤下。一方,用白矾,不用皂。

〔世〕枣矾丸治黄胖。

皂矾(五两, ) 枣肉(二两) 蒸粉(三两)

上为末,生姜汁丸。每服二三十丸,一日二次,米饮下,食前。

右三方,矾、醋之酸以泻肝,枣肉之甘以补脾。若虚黄,于前疸门小便自利、自汗虚劳疸条下诸方选用之。

〔丹〕妇人年三十,面黄,脚酸弱,口苦喜茶,月经不匀,且多倦怠。

黄 (三分) 白术(一分) 炒柏(二分) 秦艽(二分) 甘草(三分) 木通(五分) 陈皮(五分)芍药 人参(各一钱) 当归(一钱)

一妇年六十,面黄倦甚,足酸口苦,脉散而大,此湿伤气也。

白术(半两) 陈皮(四钱) 苍术 木通 黄芩(各三钱) 砂仁 人参 川芎(各二钱)黄柏(炒,一钱) 甘草(炙,五分)

分六帖。水煎,食前服。

王官人,痞后面黄,脚酸弱,倦怠,食饱气急,头旋。

黄 (二分) 苍术(一钱) 白术(一钱半) 木通(二分) 甘草(炙,二分) 黄柏(炒,三分)浓朴(制,一钱) 陈皮(一钱)

水煎服。

成庚五官,面黄,脚酸无力,食不化,脉虚而少弦,口苦肚胀,宜补之。

苍术(半钱) 木通(三分) 白术(一钱半) 当归(五分) 芍药 陈皮(各五分) 甘草(炙,二分)川芎(五分) 人参(三分)

水煎下保和丸四十丸。

〔《经》〕治食气,遍身黄胖,气喘,食不进,心胸渴闷。用不蛀皂角去皮及子,涂好醋炙令焦,为末一钱,巴豆七粒去油膜。二件,以淡醋研好墨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食后陈皮汤下。日三服,隔一日增一丸,以利为度,常服消酒食。

〔子和〕一男子作赘,偶病疸,善食而瘦,四肢不举,面黄无力。其妇翁欲弃之,其女不肯。妇翁乃农夫,招婿意欲作劳,见其病甚,每日诟辱之。人教之饵蜡矾丸、三棱丸,俱不效。戴人见之,不诊而疗,使服涌剂,去积痰宿水一斗。又以泄水丸、通经散,下四五十行不止。戴人命饮冰水一盏立止。次服平胃散,间服槟榔丸五十粒,七日黄退力生。盖黄胆之症,湿热与宿谷故也,俗谓之食劳黄。

〔世〕喜吃干茶。

石膏 白芍药 黄芩

水煎服。更于积块门茶瘅条相参用之。

〔《山》〕酒面黄。用丝瓜连皮子烧灰。因面得病,面汤调下。因酒得病,酒调下。

 

黄汗

黄汗,汗出染衣,黄如柏汁是也。

〔仲〕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时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 芍桂酒汤主之。

黄 白芍药(各五两) 桂枝(三两)

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初发当心烦、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烦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一方用好酒代苦酒。)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若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身必 。又胸前痛,腰上有汗,腰下无汗,腰 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者,此为黄汗,桂枝加黄 汤主之。(方见本门表疸下。)

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目黄

经云∶目黄者,曰黄胆。然亦有目黄而身不黄者,故宜另立篇门。

风气自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 ,其人肥,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全文见诸风条。)

〔河〕青龙散治风气传化,腹内疼结而目黄,风气不得泄,为热中烦渴引饮。

地黄 威灵仙 防风 荆芥穗 何首乌(去黑皮,米泔浸一宿,竹刀切。各二两)

上为末。每日三服,食后沸汤调下一钱。

〔《类》〕治黄胆,目黄不除。用瓜丁为细末,如豆大,纳鼻中,令病患深吸,取鼻中黄水出,愈。

针灸 目黄有五法∶

其一取心。经云∶心少阴之脉,所生病者,目黄胁痛云云。

其二取心主。经云∶心主手厥阴之脉,是动则病面赤目黄云云

其三取小肠。经云∶小肠手太阳之脉,所生病者,耳聋面黄云云。

其四取大肠。经云∶大肠手阳明之脉,所生病者,目黄口苦云云。

其五取膀胱。经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所生病者,目黄泪出云云。

以上五法,并视盛虚寒热陷下取之。

 

黑疸

黄胆久久变为黑疸,身黄额黑,或身面俱黄是也。若身不黄,口面黑,于章门主之。(《针灸经》云∶神门亦治疸。)

〔仲〕酒疸下之,久久变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 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黄家,日晡时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一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黑,或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散主之。

硝石 矾石(烧。各等分)

上为细末,匀和。以大麦面粥调服方寸匕,日三服。病随大小便下,小便去黄,大便去黑,是其候也。

〔《圣》〕治黑疸多死,宜急治。用土瓜根一斤,捣碎绞汁六合,顿服。当有黄水随小便出,更服之。

面 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 黑,多汗恶风者,属风。(治见诸风门。)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医学纲目 总目录
卷之二十・心小肠部
通治诸般恶虫咬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
内伤饮食
消瘅门
黄胆 (当前页面)
卷之二十二・脾胃部
呕吐膈气总论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泄泻滞下
泄泻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少阴病
  2. 太阴病
  3. 厥阴病
  4. 梦遗
  5. 发黄白
  6. 痈疽
  7. 太阳病
  8. 烦躁
  9. 谵妄
  10. 少阳病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