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专治麻痧初编 -- 卷五

陆氏《世补斋医书》

书名:《专治麻痧初编》  作者:?

 

丹痧斑疹辨

陆氏九芝曰∶丹痧斑疹四者,丹与痧类,斑与疹类,痧轻而丹重,疹轻而斑重,丹与斑皆出与肤平而成片,痧与疹皆高出于肤而成点。痧自痧,丹自丹也浑言之则通曰痧,亦疹自疹,斑自斑也,浑言之则通曰疹。而痧之原出于肺,因先有痧邪而始发表热,治痧者当治肺,以升达为主,而稍佐以清凉。疹之原出于胃,因表热不解已成里热而蕴为疹邪,治疹者当治胃以清凉为主而少佐以升达。痧于当主表散时不可早用寒泻,疹于当主苦泄时不可更从辛散。大旨升达主升麻葛根柴之属,清凉主芩栀桑丹之属,惟宗仲景葛根芩连一法出入增减,则于此际之细微层折皆能曲中而无差忒,此治痧疹之要道也。自来治此证者主辛散则禁寒泄,主寒泄则禁辛散,故两失之至,不仅为痧与疹,而为丹为斑则皆里热之甚,惟大剂寒药乃克胜任,非第痧疹之比矣。有是四者脘必闷,四者之齐与不齐以脘闷之解与未解为辨。有是四者热必壮,四者之解与不解以汗出之透与未透为辨。故当正治痧疹时必兼行升清两法,表里交治,务使痧疹与汗并达。惟痧疹当发出之际,病患每闷极不可耐,稍一辗转反侧其点即隐,病邪反从内陷,此正不必有外来之风也,即袖端被角间略有疏忽其汗便缩,一缩之后旋即周身皆干。此时厥有二毙,一则汗方出时毛孔尽开新风易入,一则汗已大出不可再汗。非特痧疹立隐,且津液既泄,热必益炽,后此变端,皆从此起。病家只道未愈,医者亦但说变病,孰知皆汗不如法之故耶。凡病之宜从汗解者无不皆然,而兼痧疹者尤甚。故特于此发之。

 

附不谢方

痧疹二证升散清凉宜合用之,不可偏废,甚者须用石膏,切忌犀角。

升麻 葛根 柴胡 黄芩 赤芍 元参 连翘 银花 牛蒡子 山栀子 生甘草 桔梗 或加僵蚕 蝉蜕 西河柳

 

附案

岁己丑夏四月,小满节湿土客气,山妻潘氏年四十七,忽患头疼身热咳嗽,恶风,仍然操作,不避风寒,乃致咽痛如割音嘎咯血,耳后项颈两旁掀肿,手臂胸膺遍现白疹,形同沙粒;筋骨酸软,便秘饱闷,口苦不渴,脉濡滞而涩急,用西河柳三钱煎甘桔牛蒡子竹叶芦根汤冲服玉雪救苦丹一颗,顷刻白疹变为红色,周身透达颈肿渐平。惟咽茶扦格,再服玉雪丹一丸,诸恙若失,不觉其全愈如斯之速也。当山妻患出白疹,喉中早已腐烂,缘向来颊车不利,牙关闭紧不能开齿,饮食惟觉喉HT 痛如刀割,咳出臭恶脓血令人掩鼻,不得张口可看烂喉,亦不吹药,可见喉痛是痧疹之常。但当透发痧疹,大忌错认喉风禁用吹药凉遏,切嘱戒口避风。痧疹出齐则喉痛自愈,如此凶恶重证生死易如反掌,可不惧哉。犹忆同治甲戌尤君剑泉弟妇曾患时疫喉痧,咽喉肿闭,白腐壅塞,项颈拥肿如瓠,滴水不能下咽,汤药入口,仍由鼻孔喷出。予与同乡张君听泉误认喉痹,医不如法,日见沉重,特请上海耆医黄翁菊泉来诊,乃问曰∶曾服凉药乎?已经吹药乎?证势危险矣,然幸未喘促尚可挽救,大凡喉痧多因冬不藏阳,伏气内发,风寒外闭致成烂喉,岂可再用凉遏,所以大忌吹药,若用冰片犀黄愈吹愈坏,愈烂愈深。但当宣毒发表透达痧疹外出自然诸恙解化,剑泉弟妇服凉药而遏抑加剧,投表剂而宣透告痊。予于是憬然大悟,谚所谓熟读汤头歌,不如得临证多。而今而后时时勉夫。爰书于此以志从前之过。

光绪辛卯二月花朝赤霆子凌德时年六十又一。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专治麻痧初编 总目录
卷五
汪氏《医林纂要・麻疹部》
叶氏《幼科要略》
李氏《烂喉痧论》
祖氏鸿范《烂喉丹痧治宜论》
陆氏《世补斋医书》 (当前页面)
顾氏《丹痧经验阐解》
卷六
谢氏《蕙庭良方集腋合璧》
王氏沧洲《古方选注》
柯氏韵怕《名医方论》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失音
  2. 吴氏《温疫论》
  3. 柯氏韵怕《名医方论》
  4. 夏氏《幼科铁镜》
  5. 张氏《侣山堂类辨》
  6. 泻泄
  7. 祖氏鸿范《烂喉丹痧治宜论》
  8. 许氏橡村《痘疹诀》
  9. 强氏《痘疹宝筏》
  10. 腹痛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