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教科书 > 中医儿科学 -- 第九章 肾脏病证

第三节 五迟、五软

书名:《中医儿科学》  作者: 偏方秘方中药方大全
第三节 五迟、五软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证情较重,预后不良;少数由后天因素引起者,若症状较轻,治疗及时,也可康复。

古代医籍有关五迟、五软的记载颇多,早在《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就记载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小儿药证直诀·杂病证》云:“长大不行,行则脚细;齿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记载了五迟的某些典型症状。《张氏医通·婴儿门》指出其病因是“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活幼心书·五软》指出:“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并认为:“良由父精不足,母血素衰而得。”《保婴撮要·五软》指出:“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皆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有关其预后,《活幼心书·五软》明确指出:“苟或有生,譬诸阴地浅土之草,虽有发生而畅茂者少。又如培植树木,动摇其根而成者鲜矣。由是论之,婴孩怯弱不耐寒暑,纵使成人,亦多有疾。”

[病因病机]

五迟五软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亦有属后天失于调养者。

先天因素父精不足,母血气虚,禀赋不足;或母孕时患病、药物受害等不利因素遗患胎儿,以致早产、难产,生子多弱,先天精气未充,髓脑未满,脏气虚弱,筋骨肌肉失养而成。后天因素小儿生后,护理不当,或平素乳食不足,哺养失调,或体弱多病,或大病之后失于调养,以致脾胃亏损,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滋养所致。

五迟五软的病机总为五脏不足,气血虚弱,精髓不充,导致生长发育障碍。

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人能站立行走,需要筋骨肌肉协调运动。若肝肾脾不足,则筋骨肌肉失养,可出现立迟、行迟;头项软而无力,不能抬举;手软无力下垂,不能握举;足软无力,难于行走。齿为骨之余,若肾精不足,可见牙齿迟出。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可见发迟或发稀而枯。言为心声,脑为髓海,若心气不足,肾精不充,髓海不足,则见言语迟缓,智力不聪。脾开窍于口,又主肌肉,若脾气不足,则可见口软乏力,咬嚼困难;肌肉软弱,松弛无力。

[临床诊断]

1.小儿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头发仍稀疏难长为发迟;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为齿迟;1-2岁还不会说话为语迟。

2.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握举为手软;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宽肌肉松软无力为肌肉软。

3.五迟、五软之症不一定悉具,但见一、二症者可分别做出诊断。还应根据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早期发现生长发育迟缓的变化。

4.可有母亲孕期患病用药不当史;产伤、窒息、早产史;养育不当史;或有家族史,父母为近亲结婚者。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脏腑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手软、足软,主要在肝肾脾不足;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主要在心脾不足。

2.辨轻重五迟、五软并见,病情较重;五迟、五软仅见一、二症者,病情较轻。

二、治疗原则

五迟、五软属于弱证,以补为其治疗大法。根据证型不同,分别施以补肾养肝,健脾养心。本病一般用散剂、膏剂等中成药剂长期服用,并宜配合教育训练等法缓图进步。

三、分证论治

1.肝肾亏损

证候:筋骨萎弱,发育迟缓,坐起、站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头项萎软,天柱骨倒,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分析:肝肾不足,不能荣养筋骨,筋骨牙齿不能按期生长发育,故见立迟、行迟、齿迟、头项软之症。

治法:补肾养肝。

方药:加味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茱萸滋养肝肾,鹿茸温肾益精,五加皮强筋壮骨,山药健脾益气,茯苓、泽泻健脾渗湿,丹皮凉血活血,麝香活血开窍。

齿迟者,加紫河车、何首乌、龙骨、牡蛎补肾生齿;立迟、行迟者,加牛膝、杜仲、桑寄生补肾强筋壮骨;头项软者,加枸杞子、菟丝子;巴戟天补养肝肾。

2.心脾两虚

证候: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头发生长迟缓,发稀萎黄,四肢萎软,肌肉松弛,口角流涎,咀嚼吮吸无力,或见弄舌,纳食欠佳,大便多秘结,舌淡苔少,脉细。

分析:心主神明,言为心声,心气虚弱,故语言迟钝,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心主血,脾生血,发为血之余,心脾两虚,血不荣发,故发迟难长,发稀萎黄。脾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摄取精微化生气血,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荣脏腑肌肤,故见四肢萎软,手足失用,肌肉松弛无力,口流清涎,咀嚼吮吸无力,纳食欠佳,大便多秘结。弄舌乃智力不聪之征,舌淡苔少,脉细,为心脾两亏,气血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调元散加减。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补血养心,石菖蒲开窍益智。

语迟失聪加远志、郁金化痰解郁开窍;发迟难长加何首乌、肉苁蓉养血益肾生发;四肢萎软加桂枝温通经络;口角流涎加益智仁温脾益肾固摄;纳食不佳加砂仁、鸡内金醒脾助运。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杞菊地黄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肝肾阴亏证。

2.金匮肾气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肾气不足证。

3.十全大补丸每服2—4g,1日3次。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

二、针灸疗法

1.灸法灸足踝各3壮,每日1次。用于肝肾亏损证。灸心俞、脾俞,各3壮,每日1次。用于心脾两虚证。

2.耳针取心、肾、肝、脾、皮质下、脑干,隔日1次。用于五迟、五软。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禁止近亲结婚。婚前进行健康检查,以避免发生遗传性疾病。

2.孕妇注意养胎、护胎,加强营养,按期检查,不滥服药物。

3.婴儿应合理喂养,注意防治各种急、慢性疾病。’

二、护理

1.重视功能锻炼,加强智力训练教育。

2.加强营养,科学调养。

3.用推拿法按摩萎软肢体,防止肌肉萎缩。

[文献摘要]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先用加味地黄丸滋养其血,再以补中益气汤调养其气。又足少阴肾之经,其华在发,若少阴之血气不足,即不能上荣于发,苣胜丹主之。又有惊邪乘人心气,至四五岁尚不能言语者,菖蒲丸主之。”

《保婴撮要·五软》:“五软者,头项、手、足、肉、口是也。夫头软者脏腑骨脉皆虚,诸阳之气不足也。乃天柱骨弱,肾主骨,足少阴太阳经虚也。手足软者,脾主四肢,乃中州之气不足,不能营养四肢,故肉少皮宽,饮食不为肌肤也。口软者,口为脾之窍,上下龈属手足阳明,阳明主胃,脾胃气虚舌不能藏而常舒出也。夫心主血,肝主筋,脾主肉,肺主气,肾主骨,此五者皆因禀五脏之气虚弱,不能滋养充达,故骨脉不强,肢体萎弱,源其要总归于胃。”

[现代研究]

闻韶华.耳压治疗先天愚型60例疗效观察.北京中医1993;(1):34

耳压治疗先天愚型60例。主穴:心、缘中、肾、枕、交感、垂前、耳迷根、神门、胸、内分泌;配穴:眼、肝、脾、肺、外鼻、甲状腺、皮质下、心脏点、三焦、颌等。用75%酒精消毒耳部,将王不留行籽或油菜籽加活血镇痛膏贴压耳穴。开始用冲击法,均取双侧,每周2次,间隔停1天,10次为1疗程。家长每日按压3—4次,有胀痛感、耳廓发红即可,可连压2—3个疗程。巩固疗效可减少穴位或交换压一侧。结果:显效3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

张遂康,徐明成,许燕霞.针刺治疗小儿脑瘫183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5;11(11,12):13

针刺治疗183例脑性瘫痪患儿,选用八脉交会穴、耳穴脑点、合谷或足三里。语言障碍加廉泉,口角流涎加地仓,智力障碍、癫痫加神门、通里,颈软加大椎、风池,腰软加肾俞,足外翻加太溪,足内翻加昆仑等。每日或隔日1次,手法以补为主,留针半小时以上,连续针刺5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周。183例中治疗时间最长400次,最短18次。结果:显效55例(30.1%),好转45例(24.6%),进步74例(40.4%),无效9例(4.9%)。

邹锡听,朱征,陆亚华,等.“灵宝”冲剂促进儿童智能发育的研究.江苏中医1996;17(12):44

用灵宝冲剂(人参、茯苓、菖蒲、水溶性珍珠等8味中药组成)治疗智力迟钝儿38例,对照组38例服安慰剂,进行单盲试验。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Z7例。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灵宝”冲剂对小鼠有增强记忆作用和增强食欲作用,而无增长体重现象;急毒试验表明,“灵宝”冲剂安全无毒。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中医儿科学 总目录
第八章 心肝病证
第七节 惊风
第八节 癫痫
第九章 肾脏病证
第一节 小儿水肿
第二节 遗尿
第三节 五迟、五软 (当前页面)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附录]
[附录] 小儿推拿疗法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第三节 五迟、五软
  2. 第四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 第八节 癫痫
  4. 第一节 鹅口疮
  5. 第一节 胎儿期保健
  6. 第五节 病毒性心肌炎
  7. 第四节 水痘
  8. 第三节 小儿生长发育
  9. 第四节 儿科治法概要
  10. [附录] 小儿推拿疗法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