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近现代 > 中医疾病预测 -- 篇八 癌先兆学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书名:《中医疾病预测》  作者:

大肠癌为我国六大癌肿之一,发病率甚高。其发生机制和热毒蕴结有直接关系,又由于大肠癌的弹性及扩张性极好,因此症状出现较晚,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即已宣告进入晚期,故而捕捉肠癌先兆就愈显重要……

 

第一节 病因病机

大肠癌亦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为我国六大癌肿之一,在消化系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三位,仅次于食管癌及胃癌。而大肠癌中又以直肠癌为最多见,约占1/2左右,大部分为腺癌。消化道以上下两头癌的发病率最高,上为食道、下为直肠,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及直肠癌,结肠癌又以乙状结肠癌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约3∶1,中年以上发病较高,但近代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偏于高脂、高蛋白),故青年人患结肠癌的趋势有所增高。

中医对大肠癌的记载较多,称之为“肠覃”、“脏毒”,并散见于“积聚”、“肠癖”、“肠风”、“下痢”、“锁肛痔”、“关格”、“膈证”、“噎食”、“噎膈”、“膈食”、“结阴”、“肠风下血”等疾病中。中医文献不仅对大肠癌的病因、症状作了论述,而且还提出了治法及预后。如《灵枢・水胀》曰:“肠覃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则称之为翻花起肛,相当于末端直肠癌,如曰:“溃久不敛,必至翻花起肛坚硬”(卷一・翻花起肛)《诸病源候论》则称直肠癌为脏毒,并作了形象的描述,如曰:“脏毒,专由大肠血热,或平素喜吃辛燥煎之物而成病也,生在肛门内大肠尽处,往往溃烂至肛门外,治法大约与肠痈相仿,而主药必以忍冬藤、麦冬为主,并多加地榆、蒲黄庶几有瘳。”提出了肠癌的清热解毒治则。

大肠癌在我国主要以江南一带为多,尤其是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发病率较高,国外以西方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发病率为甚。

发生机制

大肠癌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恣食肥甘,痰热蕴结,瘀于大肠;或因外邪内干,注于大肠;或忧思七情郁结,滞于大肠。如《景岳全书》曰:“噎膈一证,……或酒色过度,伤阴而成……伤阴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指出了恣食膏粱厚味致湿热蕴结与食管癌的关系。朱丹溪亦说:“脏毒者,蕴积毒久而始见。”(《丹溪心法・卷二・二十三》)同样强调了蕴毒与本病的关系。

质言之,大肠癌的发生机制与毒瘀痰热、滞留大肠甚为攸关,因此结肠癌和饮食习惯不当,如偏食肉、蛋、糖等高脂食物很有关系,故北美、西方国家及城市的发病率即较高。此外,六淫外邪客入大肠,也可造成结肠癌的产生基础,如寒气客入,久坐湿地,或虫毒入内,皆可损伤肠络,导致肠癌,如慢性肠炎、血吸虫性肠炎等皆有癌变的可能。此外,饮食中含亚硝酸物质也是重要的诱癌因素。

 

第二节 早期警号及早期诊断

一、癌前潜病

1.大肠腺瘤 大肠腺瘤是大肠癌前病中癌变率最高的一种,尤以多发性结肠腺瘤的癌变率为高,有学者认为乳头状腺瘤本身就是癌的前期,大部分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

2.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的癌变率较高,尤其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的癌变率更高,癌发率约5倍于上,有40~50%的癌变率。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本病与遗传及免疫学机制有一定关系。由于结肠溃疡,致粘膜屏障被破坏,而易为癌毒的客入和癌变创造了条件。此外,溃疡愈合的疤痕由于营养机制的削弱而癌变,如有肉芽肿形成则更易癌变,溃疡性结肠炎的生癌率可较其它正常人高出5~10倍。

4.血吸虫性肠炎 由于虫毒引起的炎症,破坏了肠粘膜的正常营养机制,故易形成溃疡和增殖而发生癌变。

二、早期先兆

1.大便习惯改变 不明原因的大便习惯改变,主要为大便次数增加,极少数为便秘,多为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癌肿(左侧结肠癌),因为距肛门部位相对较近,故便意较频是左侧结肠癌的重要信号。

2.大便性质改变 大便由时稀→带少量粘液→挟血或隐血,是结肠癌由早期到晚期的发展征兆,大便时有少量条状粘液粘附,尤为直肠癌警号。

3.腹胀、腹痛 为升结肠、横结肠(右侧结肠癌)的信号。因为这些部位离肛门较远,对肛门的刺激不大,故大便频意改变不多,主要为腹胀和时感隐痛,如疼痛明显并已发现肿块,则已非早期。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及肛门癌,直径在2厘米以内,尚未淋巴结转移的为早期大肠癌。大肠癌早期先兆无明显自觉症状,尤其缺少特异性自觉症状,根据发生部位而有先后之异:

1.结肠癌 早期最先出现的自觉症为腹胀或间歇性的腹隐痛(痛点固定)及大便习惯改变。待发现便血时已非早期,80%以上大肠癌皆因不同程度的局部腹痛而被引起警觉。

2.直肠癌 在大肠恶性肿瘤中占一半以上,其早期先兆症状乃不明显,但便血是直肠癌较早先兆,即使癌肿还较小亦可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有粘液,常早于便血出现,由于癌肿刺激肠腺体,故大便可有条状粘液出现。

比较而言,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出现较晚,因直肠的扩张性及弹性均较好,因此即使肿物已经不小,但对排便仍无影响,且无疼痛感,唯一的先兆是大便时有小量粘液出现(肠壁受肿瘤刺激而分泌增加)并逐渐增加,肛门括约肌受刺激而有较频的便意感。待出现血便及疼痛,大便困难或里急后重时,已进入晚期。

3.肛门癌 由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较早,可以较早触及,肛门癌属于鳞状上皮癌,恶性程度大,且较坚硬,癌肿虽已突出,但并无疼痛。大便变形早于疼痛及便血,而成为早期先兆,待有出血及大便失控(肛门括约肌被癌浸蚀)时,已为中、后期了。早期即迅速出现体重减轻,消瘦无力。肛门指诊是本病最简便而又极为重要的早期诊查手段。

报标症

不明原因的肠道功能紊乱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及性质改变(或带有粘液、或偶有少量血液),往往是大肠癌的报标信号。

典型征兆

初起以便意频繁为典型症状,逐渐发展为里急后重,大便变形(多为扁平型或变细),大便由少量粘液发展为少量血便,晚期有腹痛及恶病质。

此外,结肠癌还可能出现结肠外征兆,如类癌综合征:皮肤潮红、腹泻、哮喘、紫绀、呼吸困难,但多为晚期癌的征兆。至于“癌热”是为癌恶病质,多出现于结肠癌晚期。

三、早期诊断

(一)鉴别诊断

1.与内痔、肛瘘鉴别 内痔、肛瘘有较长期病史,且无大便习惯改变现象,也无肿块逐渐增大的情况,痔疗及抗炎治疗无效。

2.与痢疾鉴别 有慢性痢疾病史,抗痢疾治疗可明显好转,直肠刺激症状也可因排便而获得暂缓。如为急性菌痢则一切症状皆突然发生更易鉴别。

3.与炎性息肉鉴别 长期腹部隐痛及便血史,乙状结肠镜检可以鉴别。

4.与慢性结肠炎鉴别 有慢性结肠炎史,且大便只呈稀溏状,无血便。

总之,凡是不明原因的腹泻,经抗炎治疗无效,或大便带血,不应只想到肠炎、痢疾和内痔,亦应警惕肠癌。

(二)现代早期诊断

凡出现先兆症状者,应及早施行“一指三检查”。

1.肛门指诊 可直接触及肿块及检查盆腔转移状况,对直肠癌尤为有效而简易的检查法。

2.乙状结肠镜检 可作涂片及活体组织检查,适用于乙状结肠部位癌肿的检查。

3.纤维结肠镜检查 可检查更远部位的结肠癌。

4.X线检查 钡灌摄片法,可查整个结肠的癌肿,目前采用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发现较小结肠癌(2厘米以内)。

 

第三节 抗癌措施

1.

2.调节食谱 为避免热毒内蕴,应少食高脂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如鲜猕猴桃。

3.清肠防瘀 为避免瘀毒留滞,应多食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减短毒素在肠管的停留时间,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4.不食含亚硝酸胺类食物及霉变食物。

5.酌服抗癌中草药 对有肠癌可疑的人可选服八月札、苡仁、黄柏、土茯苓、竹菌、蜂房、守宫、苦参、山豆根、土鳖虫、蟾蜍、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半枝莲、海藻等。

上海中医学院龙华医院用清肠消肿汤有一定疗效:八月札、木香、红藤、白花蛇舌草、菝葜、野菊、钩藤、苦参、苡仁、丹参、土鳖虫、乌梅肉、瓜蒌仁、白毛藤、凤尾草、贯仲、半枝莲、守宫、龙葵。

 

tags: 肠癌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中医疾病预测 总目录
篇八 癌先兆学
第八十八章 肺癌先兆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第九十章 乳腺癌先兆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当前页面)
第九十四章 宫颈癌先兆
第九十五章 皮肤癌先兆
第九十六章 膀胱癌先兆
第九十七章 鼻咽癌先兆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第四十二章 性欲预兆
  2. 第八十七章 胃癌先兆
  3. 第五十七章 发热预兆
  4. 第一○八章 抗衰老机制
  5. 第二十三章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
  6. 第五十三章 麻木预兆
  7. 第八十九章 肝癌先兆
  8. 第九十一章 食管癌先兆
  9. 第九十九章 甲状腺癌先兆
  10. 第九十三章 大肠癌先兆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