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近现代 > 止园医话 -- 病症卷三

书名:《止园医话》  作者:罗止园

痢古名滞下,俗名红白痢疾,又名疫痢,(指大传染时而言)西医名之赤痢,则为急性传染病之一种,中医又有噤口痢、休息痢等名,则与慢性肠加答儿相混,不足为训。

【原因】中医大概以湿热积滞四字,为本病原因,西医则以病菌之传染为据。

【症候】本病以数次之下利,先泻稀水及全身倦怠(或呕恶)而起,排便时觉腹痛,里急后重,继则排泻粘液、脓液、血液,甚则为烂肉佯一日之间,约数十次,发热或恶寒,此为正规之赤痢。最重者热度愈高,腹极痛胀,纯泻血水极臭之物,所泻之物如西瓜汤样脉沉数者居多,危险愈甚,则脉愈细小,此时将有穿孔性腹膜炎之嫌疑,凡老人、及吸食鸦片者,俗名烟后痢患此症尤危险,若在本病大流行时,更应特别注意也。

此症除预防注射外,治疗愈早愈妙,凡在此症大流行时,一觉腹痛,大便不爽,或数次水泻,即应速服泻剂。治疗中食物禁忌生冷,及不易消化之物。凡坚硬食物及肉类均忌。只宜用稀薄米粥及藕粉、绿豆粉等流动食品,牛羊乳绝不可用。此点余由经验得来,非故与西医说法反对也。初期腹痛,所服泻药,以西药甘汞为适宜,此药有杀菌性,故较其他下剂为宜。考西医书称植物性下剂,无益于本病,此说不确。试于极重之赤痢,加入大黄不但消炎,且能退热,一试便知(参看医验)不可盲从也。用中药,初期则宜于消导积滞之处方中神曲、麦芽、山楂之类加入枳实、木香、厚朴、槟榔之类顺气之品,腹痛后重甚者,多加之。自然收效。审其内热太盛。小便赤短,红痢渐久,口渴身热,腹痛更甚。再加苦寒清热之品黄芩、黄连、栀于之类,呕吐必重用之。病势再进,则肠热将生他变,皮肤潮热,注意此二字,痢毒菌侵袭大肠后则皮热更高。腹痛更甚,泻痢无数,日数十行精神昏蒙,所泻之物,或成烂肉样,或成西瓜汤样,脉反小数,呕恶不进饮食,危期至矣。此时必用大剂重量之苦寒、黄芩、黄柏、白头翁之类。渗利、茯苓、泽泻之类泻下之品,大黄,此时并非重要,只用熟大黄一、二钱,领导之自有神效。连服二、三剂,必能挽回险症。若在大流行时(疫痢),尤须参照温症治法,不可一味治痢,运用中药,灵活圆通,方能见中医医术之精奇。痢疾至此,人始知此症之可以致命也。死于此际者多矣但中医对痢疾稍久,习用之白芍、乌梅、甘草、生姜、当归、半夏等药,不及西药收敛剂之善,凡遇有热、腹痛之痢疾,日期未久者,万不可早用,戒之戒之。治新得之疫痢,自始至终,各方中稍加清热利湿(银花、黄芩、泽泻之品)为有效治法,不可不知,但应用西药时,不可妄行加入中药也。

重症痢疾将退(消炎)之时,往往服中药后(不必泻药即清凉药亦然)反泻甚,停止眼药则稍安,此为病不胜药,可以小剂分利消息之,或与小量西药之收敛剂等,自然痊愈。

庸工见其尚有脓滞后重,于此际数数仍与以降下苦寒之药(以为前已见效)以为热仍未清,则必渐生他变,所谓噤口痢、(约十馀日,至二十馀日)休息痢等,即由此阶段演成之。又赤痢经过下剂,屡用泻药,病势已全减,为日已久,仍泻痢或有腹痛不止者,可用西药单那尔并、阿片末等收敛之自愈,但此法不可用之太早,以防弊,慎之慎之。

中医治久泻有痢疾转来者,往往参用补养、参、芪、术、附收敛、白芍、吴萸、乌梅等等药,谓其日久正气已虚,亦自有效。但必须泄过数月后,毫无实证时,方可用之,此症不得仍以痢疾名之,可参阅泻症篇。

后重(俗称下坠)甚者,内服中药,外用西药洗肛法为最效,洗涤液以用药皂水或硼酸水为宜,器械尤须注意消毒。

中医治此症,尤其对于极危之赤痢,可谓特效(参看医验)。愿高明西医,取此法以补西药之缺点也。久泻亦有白油样之物,亦有下坠之感,亦有腹痛,不可误认为腹痛属实,积滞未尽,此时应用中药之补剂,或西药之收敛剂方效,此理于久泻症下详述之,可参看。

中医于慢性肠炎,及慢性肠加答儿,往往与久痢混为一谈,不能分别,故有休息痢,噤口痢、久痢等等名目。现之新久不同,治法亦异,不必仍以痢名,徒乱人意,故余另列久泻一症于后。盖实证失治,日久变为虚证,由急性转为慢性不可牵连以前病名,反令初学医者,枉费脑力也。

【医验】张太夫人年七十馀岁,住德县南门东街。于民国四年夏患赤痢,前数日即倦怠,酸软渐即水泻,以后成红白下痢,腹痛,里急后重(俗称下坠),继则排泄粘液、血液、脓汁样粪便,一日夜约数十次,渐发高热,小便短赤,舌苔黄,左肠骨窝压痛尤甚,脉小数,气喘神昏(以体温太高),呕恶口不渴。经过二日,所泻之物,完全血汁(如西瓜汤样),腹奇痛,肛门因泻被刺激发炎而疼痛。高年之人,烟瘾又重,颇为危险,索阅以前所服之药,茯苓、泽泻、车前子、白芍、甘草、陈皮、神曲、木香、麦芽、山楂。消导渗利,只治普通轻痢,未能中病。余既认定此症为赤痢,且已侵及大肠,当本病未犯大肠时,体温不高及侵至回肠之下部,则呈所谓窒扶斯样症状之热型,即发高热,引起脑症状,故神昏也。有诱起腹膜炎之嫌疑,特与下方:

第一次方:茯苓一两,盐川柏四钱,白头翁四钱,黄芩四钱,熟军二钱,丹皮二钱,砂仁五分,枳实一钱,水煎服。分三次,一日服完。服此药二次之后,不及半日,所泻便数已减少,腹痛亦减,热亦减,精神略清醒,啜百合粉粥半碗,(已二日未进饮食)肛痛亦减,(外用硼酸水洗肛)三次服完。第二日再诊,精神清醒,热亦减退,诸症竟去其大半,可谓奇效,一日夜间只泻六次。乃与下方:

第二次方:茯苓一两,黄芩四钱,盐黄柏四钱,白头翁六钱,熟军一钱,木香煨一钱,炒银花三钱,枳壳一钱,水煎服。仍作三次,一日服完。此剂服完第二日再诊,热已退,只泻三次,已思饮食,能吸烟矣。嘱令以果汁盐一小茶匙,对柠檬露及开水当茶饮,以活动胃气,仍照原方,减去熟军,其馀药品分量仍旧,又连服四剂而愈。

此症中医注重湿热及食滞,确有至理,普通治痢之方,消导顺气渗利,在轻症之痢疾,自然有效,若系重笃之赤痢,专用上法,不但无效,且恐贻误病机。此一例为张太夫人,余友张松泉君之母也,当其得病之初,所服之药,即普通治痢之方,前医某君与松泉亦系至友,其人医学平妥,而极虚心,令人饮佩,此症服药数剂无效,亟劝松泉延余诊治,余见此症甚险恶,非用大剂苦降之品,不足挽救,立方之始,若非松泉有极深信仰,亦绝不敢用余之方。以庸工论调,多以年老之人及有烟瘾者对此症绝不可用下剂,且不明皮层发热,为肠将溃烂之病理,往往于普通治痢方中,加入收敛或解表等品,自命稳健,实则误人,故吾乡视烟后痢俗名为必死之症,若在老年,更无治法矣。犹忆民国七年夏,曾治一张虎臣将军之赤痢,(行营在武昌)近年治一马仲孚(住德县马家溜口街)皆烟后痢之重者,当时医案,与张太夫人之症治皆同,均获奇效。余创此痢治法,屡试屡验,其药味药量,均不可增减,特记之,以告学者。

王夫人,年三十馀岁,住县南门东,此王质斋君之夫人光绪二十六年秋间,患瘟疫并发泻痢,延余诊治。病者受孕已六个月,身体素弱,这日所泻皆血水,腹奇痛,小便不通,近已唇青,绝食,目闭,肢厥,日夜泻痢数十次。次前医皆用利湿扶脾法未效,腹痛更甚,诊脉浮洪,沉之则虚,断为暑湿久受而为热,肺金失其清虚之令,而小肠化理之源绝矣。脾为湿土,久泻愈弱,(病已二十馀日)正气愈虚,脾胃益败。前医不清肺而利小便,是谓舍本求末;不顾正气以培脾胃,是谓无米为炊,所以愈分利愈耗气,正气愈虚,邪气愈盛,以致唇青目闭、绝食肢厥,皆虚脱现象。倘再坠胎,大事去矣,为今之计,亟宜补元气以壮太阴,清肺金以理化源,庶有济耳,舌苔纯黑,乃经气散溢,未可指为实热,再议苦降也。

第二次方:赤芍二钱,白芍二钱,赤茯苓四钱,白茯苓四钱,白术四钱半酒条芩四钱,寸冬五钱,生山栀二钱,泽泻三钱,猪苓二钱,陈皮二钱,当归二钱,莲子心三钱,苦参一钱,盐川柏三钱,砂仁三分,鲜梨汁冲入煎服。此第二次方也,以此方为最效,服后每日泻只三、四次,诸症大减,小便亦通。第一方中,有高丽参五钱,白术一两,服后精神渐苏,泄泻略变稠粘,此病共服药二十六剂痊愈,立方大意,均如此,遂庆更生。第一次原方及前医原方,均详载于余著之《恫瘰集》中,以此书未在手下,无从抄录。

此胎前疫痢,为余四十年前得意之医案,原理论牵及五运六气及批评前医(此为吾乡前辈名医)之处,理解欠缺,均为余近来所不取,此症危甚,当时自信太深,大反前案,检点曩昔处方,不寒而栗。然此症确实由余治愈,故至今不忘,因录于此,俾学者与前张案对照,庶知中医对赤痢,(当时尚无赤痢名词)治法之活动圆通,真有研究之价值,而余少年行医之胆大心粗,亦可为前车之鉴也。

余治赤痢之医案极多,录不胜录,以上二则,皆赤痢重症,对于治疗上,又有特别障碍者,一有烟瘾之老人,一有坠眙之危险颇有研究之趣味,故选录之。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止园医话 总目录
病症卷三
病症卷三
一、传染病类
伤寒
温病
(当前页面)
咳嗽
肺痨
二、杂病类
血崩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胁痛
  2. 胃溃疡
  3. 血崩
  4. 久泻
  5. 怔忡
  6. 肺痨
  7. 一、传染病类
  8. 咳嗽
  9. 盲肠炎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