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实用书 > 中医名词词典 -- 病因、病理

病因

书名:《中医名词词典》  作者:

 

[馨禾]饪之邪

[馨禾]同馨。[馨禾]饪,即饮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馨禾]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意即过食馨香食物,酸成宿食而致病。一说作“[馨禾]之邪”,义同。一说“[馨禾]”同“谷”,饪指熟食。(按:[馨禾]为上面为「馨」字去掉下面的「香」,换成「禾」)

 

即凝固呈紫黑色的败血。

 

百病皆生于气

《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很多致病原因,皆可影习气的活动,使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不内外因

病因之一,参阅“三因”条。

 

虫兽伤

虫兽等各类动物致人的伤害,包括蛇伤、犬咬伤、昆虫的叮刺伤等在内。

 

寸白虫

指虫的体节。因食不熟而染有囊虫的牛肉或猪肉而感染。《古今医统.虫候有九》:「寸白虫,长一寸,子孙繁生,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

 

大风苛毒

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大风,指风邪猛烈;苛毒,指毒气严重。均形容某些剧烈的病邪。

 

恶气

病邪。泛指六淫或疫疠之气等(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恶气不发,....」)病理性产物。如《灵枢.水胀篇》:「....癖而内着,恶气乃起,肉乃生。」这里指的是因气血阻滞而产生瘀浊的一种病理性产物。

 

恶血

瘀血的一种,是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又叫“败血”。

 

房劳

又称“房室伤”。指性生活过度,耗损肾精,成为劳损症的病因之一。

 

病因,六淫之一。常与其他病邪结合而致病,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风为阳邪,发病症状每有游走性和多变性。《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病症。参见“内风”或“风气内动”。

 

风寒

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参见“风寒感冒”条。

 

风寒湿

指风、寒、湿三种邪气的相合。痹证就是这三种邪气夹杂而致病的。《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病邪侵入肌肤、经脉、关节等,阻碍气血运行,出现酸痛、麻木、肿胀、关节重着等症状;侵入内脏,可出现伛偻、心悸、气喘等内脏痹证。由于风、寒、湿各种邪气的偏胜,临床症状也各有差别。参见“痹证”各条。

 

风热

指风邪挟热。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见口燥,舌干,目赤、咽痛、衄血等。参见“风热感冒”条。

 

风湿

病因。指风和湿相结合的病邪。病名。即风湿所致的病,亦称“风湿症”。《伤寒论》:「风湿相博,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参见“痹证”各条。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六淫”中把风列于第一位。临床上风邪引起的疾病最为广泛,外感病中,风可以和多种邪气相合,如风与寒相合就成风寒;与湿相合就成风湿;与热相合就成风热等等。指疾病变化过程中常会出现风的症状,如眩晕、抽搐,肢体震颤,麻木等。《素问・风论》:「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风燥

指风与燥两种邪气的相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满、胁痛、皮肤干涩、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等。

 

伏气

指病邪伏藏体内,经过相当时期而发病。郁热内发,最易伤阴。病变部位有深有浅,有发于少阳、阳明、少阴和厥阴等经的不同。邪郁越深,病情越重。发病时由里达表,病程常缠绵多变。参见“伏气温病”条。

 

膏梁厚味

肥腻浓厚的食物。长期多食,不但影响肠胃功能,还会产生内热和疮疡的病症。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指示:「高(仁)梁之变,足生大丁,....」。

 

蛊毒

人体腹内的寄生虫,感染后能使人发生蛊胀病。类于血吸虫的尾蚴。古代一种能使人失去知觉的毒药。

 

六淫之一。寒属阴邪,易伤阳气而影响气血活动。人体阳气不足,卫气不固密,就易受寒邪侵袭而病。较常见的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或腹痛泄泻等症状。机能衰退的病症。参见“内寒”条。

 

寒湿

指湿浊内困肠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均可出现畏寒肢冷、腹胀、大使稀塘,或天亮前泄泻,或浮肿等病症。病因。即寒与湿相合的病邪。致病则卫外的阳气不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

 

合邪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结合侵犯人体,或从病症表现出其病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如湿温、燥热,风寒湿等。

 

虫(虫)

、,均为蛔的异体字,即蛔虫。古书中亦有称它为“长虫”。

 

秽浊

污秽混浊之意。多用于形容“湿浊”或腐败污秽之气以及“山岚瘴气”等;也用于形容某些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或身体散发的特殊气味。

 

六淫之一。温热、暑热等均属火的病邪,其性质属阳,病症都表现为热性。《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生命的动力,为阳气所化,属生理上的火。如“君火”、“相火”、“少火”等。病理变化过程中,机能亢进的表现。凡感受各种病邪,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生理上的火过亢,也会转化为病理上的火。临床表现分实火,虚火两类。实火多因病邪亢盛,多见于急性热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多汗、烦渴、燥狂、面目红赤、或咯血,衄血、舌红、苔黄燥、脉数有力等。虚火多因阴液亏损,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烦燥失眠,梦遗失精,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咳嗽痰血、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或虚数等。

 

火毒(热毒)

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在各科病症中,尤以外科的一些疮疡肿毒(包括化脓性炎症)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火毒有关。如疔疮,丹毒,热疖等。指烫火伤感染。

 

火邪

六淫病邪之一。泛指病变过程化火的表现。参见“火”条。

 

金创

又称“金疮”。指金属利器造成的创伤,并包括因创伤而化脓溃烂的疮。其中,由刀斧利器所致的,称“刀斧伤”。

 

酒癖

病因。指嗜酒成性。病症。又称“酒症”。癖指硬结的症块。指因嗜酒而腹部发生症块的慢性病,临床表现为消瘦、腹水、腹中有硬块等。类于酒精中毒的肝硬化。

 

客邪

泛指侵害人体的邪气,因邪气从外而来,故名。

 

劳复

又称“差后劳复”。差,即病愈。指病初愈,因劳复发。病后气血尚未恢复,或余热末清,每因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节,或七情过度,或房劳饮酒,均可为复发的诱因。

 

劳倦

劳即劳损,倦即倦怠。泛指一些虚损症的致病因素。通常多指两类:“五劳所伤”。“房劳”,肾精亏损。

 

暴戾之意。戾气又有“疠气”、“疫疠之气”、“毒气”、“暴气”或“杂气”等称,是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古人认为,由于天时气候久旱、酷热等反常变化,产生这种烈性的致病物质,人感受了就可能发生疫病的流行。

 

六气

指自然界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气候因素的变化。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六种基本物质,即精,气,津、液、血,脉等。这些物质都是由饮食水谷的精气所化生,故名(《灵枢・决气篇》)。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淫,邪也,过也,甚也。泛指“六气”的太过、不及或不应时而有,成了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的一类病因。六淫不但影响人体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性,并可助长病原体的繁殖,故实际上包括着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淫致病,或从口耳、或从肌肤侵犯人体,皆自外而入,而出现“表”的病证,故又称外感六淫。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农历六月)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六郁

是气、血、湿、火、痰、食等六种郁症的合称。郁,是壅遏不通畅或郁结不舒。元代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说明气血郁结,则其他郁证就会相继而生。

 

内毒

指由内透发的热毒。热毒蕴伏体内,当抵抗力不足,或遇到诱发因素,而发痈疮,或见高热头痛,口干咽痛,骨节烦疼,皮肤发斑,或吐血衄血,神志不清,舌绛,苔焦甚或起芒刺,脉浮大而数或六脉沈细而数等,都是内毒所致的病状。

 

内风

病变中出现动摇眩晕的一类病症,不属外感风邪。《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由火热炽盛而化,或血虚阴亏,气血逆乱而生。多属病理良化过程中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昏厥、抽搐、震颤、麻木、口眼斜等。参见“风气内动”。

 

内寒

指阳虚气弱,脏腑功能衰退,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阴盛则内寒。」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调节,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本,故内寒多因脾肾阳虚所致。临床表现为吐泻,腹痛,手足逆冷,冷汗自出(内寒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大多清稀而冷,),脉沉迟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内伤

病因和病症分两类。指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事过度等而致内损脏气的病症。指捶击跌仆等而致体内脏器受伤,或强力负重而伤及气血。

 

内湿

指体内水湿停滞而言。是由于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生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腹胀、小便少、面黄、下肢浮肿、舌质淡苔润、脉濡缓等。

 

内燥

指体内阴津耗伤而出现干燥的症候,多因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或用药不当等而引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唇燥、舌干无津、皮肤干燥、指甲干枯等内热伤阴症状。

 

女劳复

劳复之一。大病初愈,精神气血尚未恢复,不注意调摄、房事过度,损伤肾精所出现的一种病症。主要症状有头重不举,眼花,腰背疼痛或小腹急迫纹痛,或憎寒发热,或虚火上冲,头面烘热,心胸烦闷等。

 

疟邪

疟疾的病邪。

 

癖嗜

致病因素之一。偏于某种积久成习的嗜好,多指饮食方面,

 

七情

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变化的七种表现,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这些精神活动过度强烈和持久,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或内脏先发病变,进而影响习精神活动。参见“五志”条。指药物配伍的七种不同作用。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等,也称“七情”(见《神农本草经》)。

 

七伤

七种劳伤的病因。《诸病源侯论.虚劳候》:「一曰大饱伤脾,....。二曰大怒气逆伤肝。....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曰形寒,寒饮伤肺。....五日忧愁思虑伤心。....六曰风两寒暑伤形。....七曰大恐惧不节伤志。」肾气亏损的七个症状。《诸病源候论.虚劳侯》:「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精易滑出);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精气清冷,精液稀薄);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小便频数,淋沥不清或尿中断)。

 

奇邪

邪气的性质奇特,发病规律与一般不同。《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与一般病邪的含义通,皆指不正之气。

 

清邪

处于空间的雾露邪气。《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

 

三因

古代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三因即此三类病因的总称,见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氏引申《金匮要略方论》「千般难,不越三条」之意,以“六淫”为外因,“七情”过极为内因,饥饱、劳倦、跌仆、压溺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这些都是致病条件结合发病途径的分类方法。实际上内因主要指人的正气的盛衰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它包括了体质、精神状态和抗病能力等。正气的相对不足,是发病的根据。至于气候变化,疫厉病邪,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过劳和饮食不节等,都是外来的致病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条件。

 

山岚痹气

又称“痹毒”。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而产生的一种病邪,类于自然疫源的性质,通常指的多是疟疾。

 

伤风

伤于风邪而发病,习称伤风感冒。临床表现有“风寒”或“风热”等不同类型。参见“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条。

 

伤食

即伤于饮食的致病原因。多指暴饮暴食,也包括饮食不洁和过食寒凉生冷等,它所引致的急性消化不良病症,称为“食滞”。临床表现为厌食,胸脘痞闷,香酸嗳腐,腹胀泄泻、大便酸臭、舌苔浊腻等。

 

湿(湿气)

六淫之一。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活动,障碍脾的运化。临床表现:外感湿邪,常见体重腰酸,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痛常限于一处不移;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胃纳不佳、胸闷不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运化功能障碍,水气停滞的病症。参见“内湿”条。

 

湿毒

指湿气郁积日久成毒而言。湿毒积于肠而下注,可致“湿毒便血”,症见粪便有血水,或便血而色紫暗不鲜,但腹不痛;若湿毒下注,郁于肌肤,则小腿部易生疮痈,称为“湿毒流注“,症见疮形平塌,根脚漫肿,包青或紫黑,溃破后脓水浸渍蔓延,久不收口。

 

湿痰

湿浊内停日久而产生的痰。又称“痰湿”或“痰浊”。病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不能正常输布津液,于是停聚而成“内湿”,积留而成为“痰饮”。临床表现为痰多而稀白,胸闷或恶心,喘咳,舌体胖而苔滑腻等。

 

湿浊

即湿气。因湿性重浊粘腻,每于病位停留滞着,阻碍轻清阳气的活动,故名。

 

时毒

指具有季节性和流行性的病邪,疫毒。

 

时邪

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时令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时行戾气

简称“时行”或“时气”,指流行中的具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实邪

指邪气盛。“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子盗母气”传来的。

 

食复

劳复之一。久病或大病初愈,饮食不节,影留脾胃的消化和吸收,使疾病再次复发。尤以小儿热病,余热末清,过食肥腻肉类,更易引起复发。

 

食肉则复

又称“食肉则遗”。复即复发,遗即遗留。指某些急性热病恢复期,消化机能低下,如恣食腥荤肥腻的肉类,使体温回升出现病倩反复的现象。尤以小儿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夏季的主气,六淫之一。暑为阳邪,致病有季令的特点。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口渴、心烦、多汗、脉洪数等;暑邪又易耗气伤津,故常出现身体疲倦,四肢乏力、口干等症。“长夏”多湿,暑邪每易夹湿,常出现胸部胀闷,恶心呕吐或泄泻等症。

 

暑热

病因,即暑邪。《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外感暑邪的发热病症。参见“暑热症”条。

 

暑湿

即暑热挟湿。以胸脘痞闷、心顶、身热、舌苔黄腻为主证。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少、胸脘痞闷,身重困倦;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臭、小便短赤、甚或咯痰带血;如内蕴暑湿而外感风寒,则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体拘急不舒,胸闷心烦,舌苔白腻等。

 

水毒

又称“溪毒”。指溪涧被污染的疫水,人感染后,会得蛊病。《诸病源候论.水蛊侯》(二十一卷):「此由水毒气结聚于内,令腹渐入....名为蛊也。」这里指的污染源类于血吸虫尾蚴。

 

水气

指水液停留体内而产生的病症。多因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金匮要略》所说的水气,主要是指“水肿”。

 

水土不服

初到一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暂时不能适应的现象。如食欲不脉、腹胀、腹痛泄泻,或月经不调等。

 

四时不正之气

泛指四季不正常的气候,如冬天应寒而反暖,春天应暖而反寒等。它对生物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当人体不能适应这些气候时,就可能引起疾病。

 

胎毒

婴幼儿发生疮疖、痘疹等疾病,古人认为是胎儿从母体中遗留的热毒所致,称为胎毒,实际上多是感染性疾患。

 

指呼吸道分泌的病理性产物,并包括某些病变器官组织内积存的粘液物质。由津液变化而成。因病而生痰的,有风痰、热痰、寒痰、燥痰、湿痰等;因痰而致病的,有“痰饮”、“痰火”、“痰包”、“痰核”、“痰疟”、“顽痰”、“宿痰”、“伏痰”等病证。不论因病生痰、或因痰致病,均与肺、脾有较密切的病理关系。六淫病邪犯肺多生痰;脾阳虚弱,水湿停聚也会成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痰浊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如痰迷心窍,则神昏、癫狂;风痰窜动,可发惊风、痫证;痰浊上冒,则见心悸、眩晕;痰湿上泛,则恶心呕吐;痰停胁肋,则胸闷胁痛,喘咳痞闷;痰火互结,可生瘰历瘿瘤;痰阻经络,可致半身不遂;痰流肌肤,可生阴疽;痰注关节,可成鹤膝。此外,不少疑难怪症,辨证论治也常与痰有关。

 

烫火伤

高温引起的灼伤。其中,高温液体或蒸汽所致的,一般称为烫伤;火焰或火器所致的,称为火伤。

 

天人相应

指入体组织结构、生理现象以及疾病同自然界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灵枢.邪客篇》:「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它的主要精神在于提示医生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时,应注意到四时气候等诸种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是天人相应学说的积极方面。也有“天有日月,人有两目”之类的说法,应予以科学的分析对待。

 

外风

指外感风邪,参见“风”条。

 

外感

病因和病症分类,指感受六淫,疫疠之气等外邪。这些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或从口鼻吸入,或同时受病,都是自外而入,故名。

 

外寒

指外感寒邪。由于寒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和脉浮紧等症。指人体阳气虚弱,出现形寒畏冷或容易感冒的病症。《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外伤

指打击跌仆等,致皮肤。肌肉、筋骨受伤。指六淫外邪所伤。如伤风、伤寒、伤温、伤暑等。

 

外湿

指感受外界湿邪而言。如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长期在水中作业等。湿是一种阴邪,性贸重浊而粘腻,最易阻碍气的活动。临床表现为头重如裹,颈项酸痛,胸闷腰酸、四肢困倦、关节疼痛等。

 

顽痰

指顽固难愈的痰症。例如:哮喘反复发作,或痰饮迁延难愈等病症,一般认为是顽痰留于胸隔所致。

 

微风

语出《素问・调经论》。感受风邪而发病轻微者。临床表现为肌肉蠕动,无脏腑气血的见症。

 

微邪

指邪气轻微,致病也轻浅。“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该脏“所胜”的方面传来的。

 

温热

病因,即“温邪”。有的以邪轻的为温,邪重的为热;逐渐感受的为温,急速侵袭的为热;发于冬春的为温,发于夏季的为热。实际上差别不大。病名,即温病。如《温热经纬》即以此作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分类名称。病因由于热而不挟湿的,称为“温热”,如风温、温燥等。湿热合邪的,称为“湿热”,如暑湿,湿温等。

 

温邪

多种热性病致病外因的总称。临床常见的几种温热病如春温、风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冬温、温疫、温毒和瘟疟等的病因,均属温邪的范围。

 

五劳

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脏劳损的疾病。《证治要诀》:「五劳者,五脏之劳也。」《医学纲目》:「何谓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五类因劳逸不当而引起的损伤。参见“五劳所伤”条。

 

五劳所伤

因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损伤。《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味偏嗜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长期偏嗜五味,是致病因素之一。《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但此说以五味通套五行,亦有牵强之处。指过于嗜好某类饮食而发生疾病。

 

五邪

五种病邪的合称。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等五种。这是从五行生克关系来说明五脏受病的情况。凡病邪从生我(母)的方面传来,称为“虚邪”;病从我生(子)的方面传来,称为“实邪”;病邪从克我的方面传来,称为“贼邪”;病邪从我克的方面传来,称为“微邪”;本脏受到同一属性的病邪侵犯而致病的,称为“正邪”(见《难经・五十难》)。临床上,病邪的虚、实、微、贼等性质,主要从临床表现的轻重而定,不应据此生搬硬套。指风、寒、湿、雾、伤食等五种病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中风、伤暑、饮食劳倦,伤寒,中湿(见《难经・四十九难》:「有中风,有伤暑,有饮食劳倦,有伤寒、有中湿,此之谓五邪」)。

 

五志过极

五志,即喜、怒、忧,思、恐等五种情志,亦泛指各种精神活动。这些活动过度,就会影响脏腑气血活动,成为致病的原因。参见“五志”,“五志化火”条。

 

五志化火

指喜,怒、忧,思、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而引起的病理性机能亢进。情志和气的活动密切相辟,长期精神活动过度的兴奋或抑郁,会使气机紊乱,脏腑真阴亏损,出现烦燥,易怒、头晕,失眠、口苦,胁痛,或喘咳、吐血等症,都属火的表现。

 

邪(邪气)

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厉之气等从外侵入的致病因素,故又称“外邪”。与人体正气相对来说,泛指多种致病因素及病理的损害。

 

邪害空窍

空窍,指耳「目、口、鼻等器官。病邪侵害这些器官所出现的病变,如风寒引起鼻流清涕,鼻塞不通;风热、火邪引起眼目红赤、耳病;燥邪引起鼻咽干燥等。

 

邪火

同生理的火相对而言,凡病因中的火邪,病变中产生的火热现象均属之。参见“火”条。

 

新感

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的,称为新感。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的,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与伏气的区别在于: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畏寒表证;伏气初起即有内热症状。参见“伏气温病”条。

 

虚邪

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五邪”之一。某脏发病,邪气从“母病及子”传来的。

 

阳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风、暑、燥、火等四种邪气,因它们致病多表现为阳热证候,易伤阴津,故名。指侵犯阳经的邪气。

 

阴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因它们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化活动,故名。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淫气

淫,指浸淫;气,可指正气或邪气。正气浸淫,是指饮食精微濡润肌肤筋脉的生理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邪气浸淫,即为病邪流溢的病理变化。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客淫气,精乃亡」。淫指有余,过度或失其节制。凡人体阴气、阳气过亢或某种气候的异常,均可伤及人的正气而致病。

 

瘀血

体内血液瘀滞于一定处所的病症。其中,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称为“恶血”;因血液运行受阻,瘀积在经脉管内或器官内的又称“蓄血”,也属瘀血的范围。可因病致瘀,如跌仆负重,月经闭止,寒凝气滞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气化阻滞、经脉阻塞、瘀热互结,甚至蓄血发狂等。临床表现较复杂,诸如:肌肤青紫,固定性疼痛,吐紫黑血块,大便黑色、小腹硬满,胸胁撑痛、舌青紫、皮肤干枯起鳞,甚则善忘,惊狂等。此外,不少顽固疾病,辨证论治亦常兴瘀血有关。

 

郁火

泛指阳气被郁而出现脏腑内热的症状。通常指“木郁化火”。

 

燥(燥气)

六淫之一。燥气易伤津液。临床表现为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干咳、胁痛、便秘等,其中证侯偏热的为“温燥”,偏寒的为“凉燥”。阴津亏损的病症。参见“内燥”条。

 

燥热(燥火)

指感受燥气,损伤津液,以致化热化火。多见目赤,牙龈肿、咽痛、耳鸣、或鼻衄、干咳,咯血等症。

 

贼风

语出《灵枢・贼风篇》等。指风邪。“虚邪贼风”的简称。泛指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因它们具有贼害的性质,会使人致病,所以名之为贼风。

 

正气

生命机能的总称。与病邪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能力。《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煎、炒、炸、爆一类的烹调方法。经炙的食物,性多燥热,偏嗜会损耗胃阴,发生内热病症。

 

中毒

毒物进入体内,因毒性作用而发生的病症。如药物毒:巴豆、砒霜、斑蝥等;食物毒:酒精、河豚、病禽,木薯等。

 

中恶

因触冒不正之气或卒见怪异而大惊恐,忽然呈现手足逆冷、面色发青、精神恍惚、头目昏晕,或错言妄语,甚则口噤、昏厥等症。小儿病症。指小儿真气衰弱,为“恶气”所中,如《医学纲目.小儿部》:「其状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

 

中寒

寒邪所中。平素阳气不足,突然遭到寒邪侵袭,出现四肢厥冷,六脉沉细或迟紧等症状。中焦虚寒,由于阳气不足,脾胃机能衰退,出现腹痛喜按,畏寒肢冷,口淡泛恶,食少便溏等症状。

 

诸虫

泛指寄生于人体,可以致病的各种虫类,以肠道寄生虫最为多见。

 

浊邪

多指湿浊之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参见“湿浊”条。

 

浊邪害清

浊邪,指湿浊邪气;清,指轻清的阳气上通于头面的孔窍,如耳、目、口、鼻等。湿为重浊的邪气,与热邪相结合,湿热蕴积而上蒸,轻清的阳气被阻遏,以致孔窍壅塞,出现神识昏蒙、耳聋、鼻塞等症状。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中医名词词典 总目录
脏象
体表部位
神气精
经络、俞穴
经络
俞穴
病因、病理
病因 (当前页面)
病理
诊法
四诊
辨证
治则、方药
治则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四诊
  2. 外科病症
  3. 脏腑功能及其关系
  4. 体表部位
  5. 时病
  6. 俞穴
  7. 病因
  8. 五行
  9. 辨证
  10. 针法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