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 『常用名』台党参、潞党参、炒党参、纹党。 『产地』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四川、湖北。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拣去杂质,冬季用温水抢洗,春夏秋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去芦,切顶头片及马蹄片,有切6分长横筒,晒干。若取其和中补气,则用蜜炙,每斤药片用蜜3~4两,倒入锅内,炼开,再投入药片拌炒至金黄色,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若取其和脾健胃,则用米炒,每斤药片用米3两,投入锅内,米药同炒,至深黄色为度。也可用麦麸拌炒法和清炒法。 『用量』9~15克。 贮存:装入缸内或木箱内,加盖。此药香甜最易生虫,到4~8月是生虫季节,应放硫磺箱内保存。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的干燥根。 『常用名』牙党、银党。 『产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 『采收季节』清明后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当时洗净泥沙,刮去表皮,放蒸笼内蒸上汽1小时,取出摊晾后,切成1分厚横片。干品:冬季用热水浸半小时,春、夏、秋季用温水浸20分钟,捞入筐内,上盖湿布,闷润1~2天取出切成1分厚横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6~12克。 『贮存』装入缸内或木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 『常用名』红丹参、紫丹参。 『产地』湖北、江西、湖南、河南、四川。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冬季用热水抢洗,春季用温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若取其温补,则清炒,将药片投入锅内,用文火炒微焦为度。若取其止血,则炒炭,将药投入锅内,炒至外表呈黑色为度。 『用量』9~18克。 『贮存』装缸内或木箱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的干燥根。 『常用名』元参、黑玄参、黑参。 『产地』西南、华东、中南等地区均有栽培。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季用热水浸半小时,春季用温水浸2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浸片刻,捞入缸内,上盖湿布润透,取出去芦,切成2厘厚横片或直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9~18克。 『贮存』装缸内或木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常用名』野槐、苦骨。 『产地』我国各省均产。 『采收季节』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当时洗净泥沙,滤去水分,切成2分厚横片。干品:洗净,投入缸内,冬春季用热水浸泡1~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润透,切成2分厚横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9~15克。 『贮存』装缸内或木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孩儿参。 『产地』江苏、湖北及山东。 『采收季节』元月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四季用冷水抢洗,晒干备用。 『用量』9~15克。 『贮存』用纸包好,放石灰缸内或木箱内加盖。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常用名』银条参、北沙参。 『产地』山东、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夏季采挖。 『炮制方法』四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6分长片,晒干备用。 『用量』9~15克。 『贮存』装箱内。4~8月生虫季节,放硫磺箱内保存。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的干燥根。 『常用名』南沙参。 『产地』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冬春季用温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横片1分厚。如鲜品,当时刮去表皮,用冷水抢洗,捞起滤干水分,切横片1分厚晒干。 『用量』9~18克。 『贮存』装缸内或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竹节七。 『产地』云南、四川、湖北、贵州等地。 『采收季节』冬春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半分厚片,晒干。 『用量』9~15克。 『贮存』装箱内,防潮,防虫蛀。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常用名』田三七、广三七、参三七。 『产地』云南、广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冬两季采挖。 『炮制方法』四季用冷水洗净泥沙,每斤药加水3两,放入钢锅内煮,常翻动,待水吸尽后取出,摊至八成干,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顶头片晒干,也可打碎及研粉用。 『用量』3~6克。 『贮存』装缸内或木箱,药粉装入瓶内加盖,防潮、防虫蛀。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囊丝黄精或滇黄精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山姜、黄鸡菜。 『产地』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两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去杂质,捞入甑内或蒸笼内,放锅中蒸6~8小时,注意锅中加水,蒸至黄黑色揉软为度,晒干。再放甑内或蒸笼内复蒸一次,取出晒至八成干,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1分厚横片,摊簸箕内,日晒夜露,以干为度。若取其增强补脾,则用蜜或黑砂糖炙,每斤药用蜂蜜或黑砂糖3两,加水溶化,撒入药内拌匀,吸尽后取出,放蒸笼内蒸至原气升起后1小时,取出晒干。 『用量』15~30克。 『贮存』装入缸内或箱子,应盖严,防蛀,防潮。忌铁器。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尾参。 『产地』湖北、湖南、江西、山东等省。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洗净泥沙,晒至半干,揉去根须。干品四季用冷水抢洗,立即捞入筛内,加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晒干或烘干。若取其温补,则放蒸笼内蒸6小时取出,晒至八成干,再用上法蒸一次,以黄黑色为度。若取其滋补,则用蜜炙,每个药用蜜3两,倒入锅内炼开,再投药片,炙至金黄色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 『用量』9~18克。 『贮存』装入缸内或箱子,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首乌、制首乌、生首乌。 『产地』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季节』春夏秋三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泥沙,春冬用热水浸8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6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分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每天翻动,使全部润透后,取出切成2分厚横片。若取其滋阴补血,则用黑豆煮,每斤药片用黑豆2两,投入锅内(忌用铁器),加水与药同煮,常翻动,使其均匀,煮至黑豆熟烂,再加熟地汁,每斤药用15克,用文火闷干,取出晒干备用。 『用量』15~30克。 『贮存』装缸内或箱子,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常用名』鲜生地、干地黄、生地、毛元、熟地等。 『产地』河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分至霜降前采挖。 『炮制方法』冬春季用温水浸半小时,夏秋季用冷水浸20分钟,揉洗去泥沙,捞放筐内,复盖湿布,次日取出切1分厚横片,晒干或烘干。若取其滋阴补肾,则用蒸法,将生地按上法洗净,放蒸笼或砂锅内,用文武火蒸12小时,经常翻动,每斤药用酒2两,砂仁末3克,慢慢酒入药内,蒸透取出,晒至七成干,并将锅内余汁浓缩成膏状,拌入药内,装入钵中,复蒸一次,取出晒至七成干,切成1分厚横片晒干。制熟地,最好选择伏天,趁伏日晒干的成品油润而不粘手,亦不透纸,其他季节加工则不能收汗,因而粘手透纸。若取其止血,则炒炭用,将药片投入铜锅或砂锅内,炒至鼓泡变乌黑色为度。生地炭炒法同上。 『用量』15~30克。 『贮存』装缸内或箱子加盖,防潮、防虫蛀。 『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寸干、乌扇。 『产地』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热水浸2~3小时,夏秋季用冷水浸2~3小时,取出滤干水份,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去芦,切成二分厚直片晒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盖好防潮。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霜苍术、茅苍术、茅仓术。 『产地』湖北、江苏、河南、浙江等地。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泥沙,用来泔水浸漂4小时,捞起,再用清水漂净1小时,捞入筛内覆盖湿布,待润透后,取出切成半分厚,直片或刨片,晒干。若去其燥性,则用麦麸炒至黄色为度。此外还可用灶心土或赤石脂拌炒或清炒至焦为度。六月伏天,炮制苍术为佳。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盖好防潮。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 『常用名』苦桔梗、甜桔梗。 『产地』安徽、江苏、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冬春用热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伏天洗桔梗,加明矾少许,捞入筛内加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漂白术、焦白术。 『产地』浙江、湖北、湖南、河南等地。 『采收季节』秋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用来泔水浸漂,冬春漂8小时,夏秋季漂4小时,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润透切片1分厚。米泔水浸漂是以去其燥性。若为增强健脾止泻,则用陈壁土或麦麸炒。 『用量』9~18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放干燥处。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干燥块茎。 『常用名』黄独。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秋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浸润至透,切小块或厚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3~10克。 『贮存』放箱内加盖、防潮、防虫蛀。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头花千金藤的干燥根。 『常用名』白药。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秋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9~15克。 『贮存』装箱子内,防潮,防虫蛀。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常用名』秦当归、西当归、甘白。 『产地』甘肃、四川。 『采收季节』霜降后采挖。 『炮制方法』将当归装入麻袋内,撞去灰尘,取出后用冷水洗当归上半身,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每天翻动,如有硬结选出,喷水再润,全部润透,取出切片或刨2厘厚片,撒入簸箕内,上盖白纸按平晒干。在二、四、八月间天气回潮,将当归放入潮湿地上,经常翻动,使其回潮均匀,取出刷去灰尘,切片或刨2厘厚片,晒法同上。若取其止血,则炒炭,将锅烧热,投入药片炒至微黑色,取出放地下摊冷。若取其活血散瘀,则用酒炒,每斤药片用酒2两,撒入药内拌匀,稍润片刻、投入锅内炒至微黄色。若取其健脾止泻,则用土炒,每斤药片用黄土粉4两,投入锅内炒热,再将药片放锅内拌炒,至黄色,取出筛去土,摊冷收藏。 『用量』12~18克。 『贮存』装缸内或木箱内按紧,加盖防潮及走油。4~8月是生虫季节,应放硫磺箱内保存。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或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 『常用名』川尖贝、松贝、芦贝。 『产地』四川、湖北。 『采收季节』家种夏季采挖,野生春季采挖。 『炮制方法』冬春季用温水浸片刻,夏秋季用冷水稍浸片刻,捞起滤干水份,放磁盆内,加盖湿布,润4小时取出,用竹扦去心及根须,后用清水抢洗,捞起晒干,用时打碎或研粉。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瓷瓶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 『常用名』象贝、大贝、元宝贝。 『产地』浙江东阳、义乌等地。 『采收季节』夏季5月前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冬春用温水浸6~8小时,夏秋用冷水浸3~4小时,捞入筛内,滤干水分,放缸内每天翻动润透取出,防止变色,切1分厚片晒干。 『用量』6~18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虫防潮。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犁贝母的干燥磷茎。 『常用名』伊贝。 『产地』新疆。 『采收季节』秋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配方时打碎用。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或缸内,加盖。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片。 『常用名』野百合。 『产地』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采收季节』夏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用清水洗净泥土,放木瓶内,蒸至上汽,取出晒干。干品,洗净晒干,若取其润肺止咳,则以蜜炙,每斤药用蜂蜜3两,倒入锅内煮开再投入药拌炒,至金黄色取出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或缸内加盖,防灰尘。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干燥鳞茎。 『常用名』小薤白。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春末夏初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洗净泥土,投入开水里,立即捞起,再放蒸笼内蒸至上汽,取出晒干。若取其行气散寒,则用酒炒,每斤药用酒1两,撤入药内拌匀,稍润片刻,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为度。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及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 『常用名』毛慈菇、山茨菇。 『产地』四川、广西、贵洲等地。 『采收季节』野生夏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冬春用热水洗,夏秋用冷水洗,捞筐内,滤干水分,再投入缸内润6~8小时,取出切2厘厚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木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麦冬、寸冬、杭寸冬、川麦冬。 『产地』浙江、四川、湖北。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洗净泥沙,晒至半干,揉去根须,晒干备用。若取除烦,将鲜药洗净,四季用开水泡,即时取出,滤干水份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润透揉软,抽去其心,用片刀破开翻转晒干。若取其镇心安神,则撤入少量朱砂。也可用米炒法,米炒能和胃。 『用量』9~18克。 『贮存』装入瓷坛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天冬。 『产地』云南、湖南及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冬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洗净,放入蒸笼内,蒸1小时,取出,剥去外皮晒干。也有用锅煮1小时,取出去皮,晒干,切成3分长。干品,四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筛内加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同上。 『用量』6~12克。 『贮存』装缸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 『常用名』云木香、老木香、新木香。 『产地』叙利亚、印度及南阳群岛。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材洗净灰尘,冬春季用温水浸30分钟,夏秋采用冷水略浸片刻,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或斜片,晒干。若取其性缓,则用麦麸拌炒,每斤药用麦麸3两,将锅烧热,撒入麦麸至起烟时投入药片拌炒至黄色为度。也可用麦麸煨法、纸包煨法等。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铁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南木香。 『产地』四川灌县、雅安一带。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泥沙,冬春用温水浸3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略浸片刻,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润透,如有硬心再喷水润,使全部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斜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的干燥根。 常用名,木香。 『产地』陕西、四川、河北、湖北。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泥沙,冬春季用热水浸1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半小时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或斜片,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 『常用名』汉防己、广防己。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产地』广东、广西、湖北。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热水浸4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2小时,捞起滤干水分,放入缸内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直片或斜片,晒干。 『用量』9~18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海蓝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通知--- 取消广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fistoloehia fangchiY.C. Wu ex L.D.Chou et S.M.Hwang的干燥根)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广防己的中成药品种应于2004年9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广防己替换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的防己(防已科植物粉防己StepLania tetrandra S.Moore的干燥根)。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的姜新鲜根茎。 『常用名』鲜姜。 『产地』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10月采挖。 『炮制方法』临用时洗净泥沙,切片。若取其止吐,减低发散,则用煨生姜,先洗净生姜切3分厚直片,用纸包3层浸湿,放火灰内煨至纸烧焦为度。姜皮,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泥沙,捞入筐内,滤干水分,晒干备用。 『用量』3~9克。 『贮存』生姜用砂坛藏,姜皮用木箱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均姜、白姜。 『产地』与生姜同。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半小时,夏秋季用温水略浸片刻,捞入筐内,滤干水分,投入缸内润透,取出切直片半分厚,晒干。若取其止血化瘀,则炒炭,先将干姜切成丁块,投入锅内,炒至外皮灰黑内深黄色体泡为度。亦可用沙炒炮姜。 『用量』1~6克。 『贮存』装木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姜黄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 『产地』四川、福建等地。 『采收季节』冬春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份,放入缸内闷润,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切半分厚横片,晾干。 『用量』6~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莪术或广西莪术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蓬莪术、文术。 『产地』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地。 『采收季节』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先将原药材洗净,投入缸内,加入米汤浸泡1~3天,取出洗净,放锅内加入新鲜米汤,高出药面5分,每斤加明矾粉3克放锅内同煮,经常翻动,至干为度。取出晒至半干,投入缸内,润透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若取其软坚破血、止痛,则用醋煮法,将药洗净灰沙,放锅内,每斤原药用醋1两,加清水淹没药物1寸深,煮时经常翻动,水干取出,摊簸箕内晾干表皮水分,投入缸内润透,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也可用醋炒法,每斤药片用醋3两,撒药内拌匀,润片刻,放锅内炒至焦黄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郁金或温郁金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川玉金、广玉金、黄玉金。 『产地』四川、广东等地。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灰尘,放缸内,用米汤浸泡1~3天,取出洗净,再放锅内,加米汤,高于药面5分,同煮,至半干,每斤药加明矾粉3克拌入药内,经常翻动,以无白心为度,取出晒至半干,投入缸内润透,切片1厘厚,晾干。若取其入肝,则用醋煮法,每斤药用醋一两,明矾粉3克,再加米汤高于药面1寸拌匀,用大火煮至水干,取出凉至七成干,切片晾干。也可用蒸法和温水浸法等。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良姜、大姜、鸡爪姜。 『产地』广东桂平、海南岛高雷一带。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温水浸2小时,夏秋季用冷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横片或直片2分厚,晒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山奈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沙姜、三大。 『产地』广东、广西、台湾等地。采收季节,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灰土,晒干,备用,不宜水洗。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保香味。 『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鲜毛姜、猴姜、申姜、毛姜、山姜。 『产地』我国南方一带均产。 『采收季节』夏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当时刮去毛,洗净切直片2厘厚,晒干备用。干品,洗净泥沙,冬春用热水稍浸片刻,夏秋季用温水洗,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次日取出切3分长横筒,晒干,先放细砂入锅内炒热,再将药投入锅内拌炒至鼓泡,取出,装入筛内擦去毛,洗净晒干。 『用量』3—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忌铁器。若用鲜品,放砂内掩埋,或放潮湿地点。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怀山药、光山药、薯蓣、光条、怀山。 『产地』河南、山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 『采收季节』冬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小时捞起,滤干水份,放缸内或瓷盆内,加盖湿布,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切斜片1分厚,晒干。若取其健脾和胃,炒法有三:①米炒:每斤药用米3两炒至黄色;②土炒:每斤药用黄土粉半斤,放锅内炒热,投入药片拌炒至土色;③麦麸炒:每斤药用麦麸3两,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放药片拌炒至黄色为度。本品宜冬春切片,夏秋制片易润潮腐蚀。 『用量』15~30克。 『贮存』装铁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常用名』明天麻、赤箭。 『产地』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冬春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灰尘,放盆内用米汤浸泡1天,捞起用清水洗净,放入锅内,每斤药用生姜6片,再加米汤同煮,煮至半干,再用明矾粉3克,放药内拌匀,以干为度,取出晒至半干,投入缸内,加盖湿布,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刨片1厘厚阴干。严冬季节用烘法,将天麻放微火中烘软切片。也可用姜汁制法,每斤用姜汁15克,同药浸1~2天,捞起放甑内蒸1小时,取出摊至七八成干,放缸中润透,取出切直片1厘厚,阴干。还有用煨法。 『用量』3~9克。 『贮存』装瓷坛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芎穷、茶芎、抚芎。 『产地』四川、江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小满后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将原药放入盆中,用清水漂净泥沙,捞起大小分开,前后投入浸泡,冬春季用热水浸泡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泡1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分,放缸内,上盖湿布,润透取出,切片或刨片1厘厚,晒干。若取其降低辛性,则用清炒,将锅烧热投入药片拌炒至枯焦为度。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此药到4~8月间是生虫季节,应放硫磺箱保存。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 『常用名』西芎、香藁本。 产地、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清除杂质,洗净泥沙,冬春用温水浸2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稍浸片刻,捞入筐内,滤干水份,放缸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半分厚直片,晒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注意:此药最易生虫,应放硫磺箱内保存。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 『常用名』怀芪、口芪、箭芪、布斗、正小皮、冲正、寸芪、红兰芪等。 『产地』内蒙、山西、四川、甘肃、陕西。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春冬季用温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半分厚斜片,烘干。也可用微火烤软切片,2、4、8月天气回潮,取其本身回潮切片。若取补中,则用蜜炙,每斤药用蜜4两,投入锅内炼开,再下药片用文火拌炒,至金黄色,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若取其和中健胃,则用米炒,每斤药用米3两,将锅烧热,米药同炒,至焦黄色为度。亦可用酒炒法,随炒随加入酒,呈淡黄色,酒炒达表补虚。 『用量』9~18克。 『贮存』装石灰箱或炕箱内保存,蜜炙放瓷坛内装。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茎及根茎。 『常用名』庄黄、绵纹、香结、生军、熟军。 『产地』青海、甘肃、四川、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立冬前后采挖。 『炮制方法』先将灰尘洗净,放木桶或盆内,每斤原药用清水4~6两浸润,分二次下,经常上下翻动,如有硬者,再洒上水,润透取出,切直片2厘厚晾干,不宜曝晒。若取其降低寒性,则用酒渍法,每斤原药用酒3两,制法同上。若取其走行小肠膀胱及湿热隆闭,则用蒸法,每斤药用酒3两,酒入药内渍润,每天翻动,待酒吸干取出,放蒸笼内用武火蒸4小时,熄灭、闷12小时,取出晾干,然后将锅内的水浓缩,拌入大黄内吸尽,取出切片晾干。也可用酒炒法,每斤药片用黄酒3两,酒入药内润片刻,投入锅内拌炒至焦黄色,此法清热利小便。还有用醋制大黄,制法同上。大黄炭,取生大黄片置锅内,武火炒至表面呈炭黑色:内心棕黄色为度。用作止泻2~3克较好,剂量不宜大。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闭盖,防霉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常用名』炙草、朴草、甘草节、甘草粉、国老。 『产地』内蒙、新疆、甘肃、青海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冬春季用热水稍浸片刻,夏秋季用温水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使其润透。如有硬者,再洒上水,润透取出切2厘厚斜片晒干。若取其温中健脾,则用蜜炙,每斤药用蜜半斤,放锅内炼开,投入药片拌炒至金黄色,不粘手为度。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蜜炙用瓷缸贮存。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柔枝槐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豆根、广豆根。 『产地』广东、广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2~3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2小时,捞入筛内,上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斜片半分厚,晒干。配方时供口含用,亦可研末冲服。 『用量』3~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半夏(附京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盐半夏、半夏曲)『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常用名』法半夏、法夏。 『产地』湖北、四川、安徽、江西、河南等地。 『采收季节』4月采挖。 『炮制方法』春夏秋季一般不制半夏,到立冬后,才开始制半夏。制法:取生半夏10斤,筛去灰沙,倒入缸内,用清水浸泡,每日换水,漂至24天,捞入筐内,滤干水份,投入缸内,加石灰粉五斤用木棍和匀,浸1夜,倒入箩筐放河水内洗净石灰,滤干水份,倒入缸内,再用皂角120克(用火煨过),生姜150克(切片),甘草150克,放锅内同煎,取出摊冷,倒入缸内,加清水适量,漂2天,取出晒干。春夏秋漂制法,时间应为10~15天,根据气候而定,漂法同上。另外,也可制半夏片,取漂半夏放入锅内,每斤加明矾粉5克同煮,内无白心即可,取出晒至半干,放入缸内,润透取出,刨片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炮制方法』取生半夏10斤,用清水浸泡,春冬季浸9天,夏秋季浸7天,每天换水按期取出,放入锅内,用温水煮2小时,取出再换水,煮2小时,捞起放锅内,再加生姜1斤3两,打碎和半夏同煮,加水平药面,煮干取出,去生姜,晒干。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 『炮制方法』取生半夏10斤,照上法浸泡,按时取出,投入缸内,再用明矾1斤,化水浸泡,冬春7天,夏秋季5天,每天翻动,到期捞起,又用清水浸泡,冬春7天,夏秋5天,每天换水,到期捞起。放铜锅内加生姜1斤4两切片,同煮2小时,捞入筐内,再放蒸笼内蒸2小时取出,放通风处,吹至七八成干,放缸内1~2天,润透取出刨薄片,晒干。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 『炮制方法』取生半夏10斤,倒入缸内,用清水浸1天,捞入筐内,滤干水分,投入缸内,用明矾粉两斤半,生姜两斤半(榨汁)放锅内腌1夜,次日加清水,高出药物五寸左右,春冬腌30天,夏秋腌20天,取出淘净明矾,换清水再漂,冬春漂7天,夏秋漂5天,每天换水,夏秋每天换水两次,漂至无麻性捞起,日晒夜露7日,用甘草120克,炒枳实10克,陈皮15克,五味子15克,炒枳壳12克,薄荷12克,川芎10克,青皮15克,共煎浓汁,投入半夏内,使药汁吸尽后,再用丁香15克,广木香15克,白蔻10克,沉香3克,肉桂10克,砂仁15克,同研细末,放药内拌匀晒干。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 『炮制方法』将制好半夏,露3夜,晒干,每斤药用清盐10克化水,洒入药内拌匀,吸尽后晒干。 『炮制方法』取生半夏10斤,去杂质,筛去灰沙,碾粉,通过80目筛下细粉,放入缸内,用生姜5斤洗净榨汁,洒入粉内拌匀,用麻袋盖好,使其发泡。另外取法半夏10斤,研细粉80目筛,加灰面粉10斤,混合拌匀。取发泡的生半夏放在案板上,再加入半夏、灰面粉,加水揉合成软面程度,压至3分厚,再切5分见方丁块,放入簸箕内,上盖麻袋,使其发酵成曲为止,取出晒干或烘干。也可用麦麸炒法,每斤用麦麸3两,待锅烧热,撒入麦麸,冒烟时投药入锅内拌炒,至黄色为度。取出筛去麦麸备用。 『用量』6~12克。 『贮存』装白铁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根(子根)加工品。 『常用名』制附片、乌附片、附块。 『产地』四川、陕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取天雄(盐附子)用水洗净灰盐,倒入缸内,用清水漂,春冬季5天,夏秋季3天,每天换水2次,按时捞起滤干水,用磁盘刮去黑皮,随刮随泡,刮完后,用清水再漂,春冬2~4天,夏秋1~2天,每天换水,到期取出,切一分厚直片。每百斤药用甘草5斤煎水摊冷,倒入缸内,浸1~2天捞起,再用生姜25斤,洗净切成1分厚片,入蒸笼内,一层生姜片一层附片,用武火蒸3小时,取出摊开,立即摊冷后,拣去生姜。又将药片倒入铁丝网内,放在炕箱内,用暗火烘干,以防起泡。如产地已加工的,不再加工,本品不能晒,晒后易碎。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 『常用名』川乌头、乌头、制川乌、生川乌。 『产地』四川、陕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制法有二:①洗净泥沙,倒入缸内,用清水漂24天,每天换水一次,到期取出,每5斤药用生姜半斤(切片),甘草120克,倒入锅内,与药同煮2小时,取出晾至半干放入缸内润2夜,以透为度,取出刨片1厘厚,晒干。②将药洗净,投入缸内,用清水浸漂,冬春7天,夏秋5天,每天换水按时取出,每10斤药加黑豆120克,甘草半斤,生姜半斤,放锅内同煮2小时,捞入筛内、去辅料、晒至半干,放缸内闷润,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切片一厘厚,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乌啄、制草乌、生草乌。 『产地』陕西、四川、湖北。 『采收季节』春夏季采挖。 『炮制方法』制法,同川乌。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干燥块茎。 『常用名』独角莲、禹白附。 『产地』河南禹县。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制法有二:①将原药筛去灰尘,倒入缸内,用清水浸泡20天,每天换水1次,到期取出,滤干水分,再放缸内,每5斤药用筛好石灰粉1斤,撒入缸内拌匀,浸1夜,次日取出洗净石灰粉,再放缸内,加生姜半斤,皂角120克(煨过),甘草120克共煎水摊冷,放缸内漂2天2夜捞起,再用生姜半斤,甘草120克,放锅内与白附同煮2小时,至无白心捞起,晾至七成干,又放缸内润2夜,润透取出刨成1厘厚薄片晒干。②取原药10斤洗净,投入缸内,用清水漂,冬春季7天,夏秋季5天,每天换水,到期捞起,滤干水份,再放缸内,加明矾一斤化水,拌匀,冬春季7天,夏秋季5天,不换水,但须翻动,到期捞起,放入锅内,先用清水,以武火煮2小时,然后换水加生姜片1斤,再用清水煮2小时,取出放蒸笼或甑内蒸2小时,至无白心取出,摊放通风处晾至七成干,放缸内润,春冬季4天,夏秋季2天,润透取出切片1厘厚,晾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常用名』南星、制南星、虎掌。 『产地』四川、河南、湖北。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①取生南星10斤,投入缸内,加水浸漂24天,每天换水,到期取出,滤干水份再放缸内,加石灰粉2斤,撒入药内拌匀,浸1夜、捞入盆内,另用清水洗净石灰仍放缸内,用生姜片1斤,甘草1斤,皂角半斤(煨过),煎水摊冷,倒入缸内漂2日2夜捞起滤干水份,放入缸内,再用生姜120克,甘草半斤,皂角120克(煨过),与药同煮2小时,捞入簸箕内,晒至半干,再放缸内闷润,每日翻动润透取出刨片,或切片2厘厚,晒干。②取原药洗净,放入缸内漂,冬春季7天,夏秋季5天,每天换水,按期取出,再放缸内,每10斤药加明矾1斤化水,浸泡2天,再捞起,放锅内先用清水以武火煮2小时,捞起换水,加入生姜片1斤,再煮2小时取出,放蒸笼内蒸2小时,至无白心取出,摊放通风处,晾至七成干,再放入缸内浸润,冬春4天,夏秋2天,至润透取出刨片晒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炮制方法』该药应在秋天后制备。用生天南星10斤,配鲜生姜、明矾各1.5斤,放缸内用清水浸泡15~30天,大小个分缸各泡,因气候、水温在冬天浸的时间长点,秋天浸的时间短点,3~5天翻缸一次,然后除去水及杂质,将南星摊在簸箕内晒干或烘干,研粉,100目筛备用。用南星粉10斤,加胆汁(猪、牛、羊胆汁均可,但提过胆红素和掺水胆汁绝不能用)3斤和匀成膏状,用蒸笼蒸40分钟,然后晒干或烘干,再研成粉过100目筛,加胆汁和成膏,蒸、晒、制粉,如此反复三次,制成丸、片、条、块均可。或取制南星研粉,加入净胆汁及适量清水、拌匀,置蒸笼内,加热蒸约1小时至透,取出,放凉,制成小块,干燥。若取其增强化痰、可加入川贝母粉(每10斤南星粉加贝母粉半斤或甘草粉半斤)拌入药内和匀,蒸热制块备用。 『用量』1~6克。 『贮存』装瓷缸内或用纸包放烘箱内保存,防潮,防虫。 『来源』本品为天南科星植物千年健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一包针。 『产地』广西、越南。 『采收季节』四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灰尘,春冬用热水浸2小时,夏秋用温水浸1小时,捞入筛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2厘厚斜片,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闭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豆根。 『产地』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二季采挖。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大小条分开,浸泡至六至七成透时,捞出闷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用量』3~9克。 『贮存』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干燥根。 『常用名』杭芍、川芍、白芍药、毫白芍。 『产地』杭洲、四川、河南、安徽等地。 『采收季节』秋末冬初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灰尘,春冬季用温水浸4小时,夏秋季用冷水浸2小时,捞起滤干水份,放缸内,加盖湿布,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切片或刨1厘厚横片晒干或阴干。若取其行气,则用麦麸酒炒,每斤药片用酒2两洒入药片内,稍润片刻,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冒烟时投入药片,拌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麦麸。若取其入肝止痛,则用醋炒,每斤药片用醋2两,洒入药内拌匀,稍润片刻,将锅烧热,洒入麦麸,冒烟时投下药片,拌炒至黄色为度。另外取其健脾和胃,即用土炒和清炒法。 『用量』9~15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常用名』赤芍药、汉赤芍、土赤芍。 『产地』四川、陕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冬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春冬季用温水浸3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稍浸片刻,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横片1厘厚,晒干(不宜曝晒)。也有用炒赤芍,以增强活血散瘀,将锅烧热,投入药片,拌炒至微焦黑色。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 『常用名』川膝、拐牛膝。 『产地』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9~11月采挖。 『炮制方法』春冬季用温水浇刷去泥沙,夏秋季用冷水抢洗去泥沙,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次日取出去芦切斜片半分厚晒干。若取其补肝肾、强腰膝,则用酒炒,每斤用酒2两,洒入药内,稍润片刻,投入锅内炒至焦色为度。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或缸内加盖,防潮走油。 『来源』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产地』河南怀庆。 『采收季节』立冬后采挖。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刷去灰尘,去芦,切成4~5分长横片晒干。(忌用水洗)若取其活血,则用酒炒。取其入肾用盐水炒,炒法同川牛膝。 『用量』6~9克。 『贮存』同川牛膝。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干燥根及茎基。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除去残茎及杂质,用清水洗净,干燥或晾半干,切段,干燥。 『用量』30~40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产地』南方各省均产。 『采收季节』春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温水浸半小时,夏秋季用冷水稍浸片刻,捞入筐内,复盖湿布,润透取出,切直片2厘厚,晒干或烘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萝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及根。 『产地』南方各省均产。 『采收季节』春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春冬季用温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立即捞入筐内复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1~2分长横片晒干。若取其止咳力强,则用蜜炙,每斤药片用蜜4两,先将锅烧热投入蜂蜜练开,再将药片放入锅内拌炒,摊冷至疏散不粘手为佳。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炙白前用瓷缸装。 『来源』本品为萝摩科植物白薇、成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及根茎。 『常用名』嫩白薇、白为。 『产地』河南、陕西、东北、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春冬季用温水洗净,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次日取出,去芦,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若取其降低苦寒,则用清炒法,将药片投入锅内,用文火炒至淡黄色为度。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日本栝楼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湘花粉、湖花粉、栝楼根等。 『产地』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大小分开放入缸内,大的先下水,小的后下水,春冬用热水浸3~5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3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份,放入缸内上盖湿布闷润,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干燥根。 『产地』南方各省均产。 『采收季节』春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春冬季用温水抢洗,夏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复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晒干。 『用量』9~15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紫背天葵、千年老鼠屎。 『产地』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净灰土,即得。 『用量』6~9克。 『贮存』装箱内,防潮。 『来源』本品为远志科植物卵叶远志的干燥根。 『常用名』志肉、志通、小远志、远志筒。 『产地』山西、内蒙、河南、河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泥沙,捞入筐内,滤干水份(如未去骨者、润透抽去骨)放入缸内,每斤用甘草2两煎水,倒入缸内与药同浸2小时,捞起滤干水,晒干或烘干。因去骨可除烦。甘草水浸能解毒。若取其润肺,则用蜜炙,每斤药用蜂蜜120克,将锅烧热,倒入蜜练开下药,拌炒至金黄色,取出摊冷,以不粘手为佳。也可用清炒法和炒炭法。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蜜炙用瓷缸装。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肥知母、知母肉、穿地龙。 『产地』内蒙、河北及山西等地。 『采收季节』春夏季采挖。 『炮制方法』先刮去毛,春冬季用温水洗,夏秋季用冷水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1~2分厚横片或直片晒干。若取其入肾,则用盐水炒。每斤药用盐15克化水1两,先将药放锅内略炒,后将盐水慢慢洒入药内,炒至焦色为度。 『用量』6~12克。 『贮存』装铁箱内加盖,干燥、防潮。 『来源』本品为莎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香附子、莎草根、香附末。 『产地』河南、江苏、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放入锅内,炒至外表细毛枯焦,取出摊冷,放石臼内捣杵,擂擦去其细毛,取出筛去毛灰,用冷水洗净晒干。若取其行血入肝肾,行经络,则用四制香附,每斤药用醋1两,盐1两,白酒1两,童便1两,再加清水1两,混合一起,将盐溶化,将锅烧热投入净香附拌炒,随炒随倒入辅料,炒至外表微黑色。也可用七制香附,制法同上,辅料再加生姜汁15克,红糖50克,乳汁1 5克,与上四种辅料混合。还有制香附炭。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的根茎。 『常用名』干芦根、鲜芦根。 『产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 『采收季节』四季可采。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去泥土,四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3分厚横筒。晒干。鲜品配方时去节须,切片用。 『用量』15~30克。 『贮存』装箱保存,鲜品埋砂内,保持湿润。 『来源』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的干燥根。 『常用名』川续断、六旦、川断。 『产地』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季用热水洗,春季用温水洗,夏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加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1厘厚横片,晒干。若取其强壮筋骨、行经络,则用黄酒炒,每斤药片用黄酒2两,洒入药内,稍润片刻,投入锅内,用麦麸炒至焦枯。若取其入肝肾,则用盐水炒,每斤药片用盐5克化水2两,先将药片炒热,后将盐水边洒边炒至焦色为度。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茄干燥根及茎。 『产地』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秋末采挖。 『炮制方法』先洗去泥沙,春冬季用热水浸1~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小时,捞入筛内,盖上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厘厚斜片,晒干。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丝茅根。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春季采挖为佳。 『炮制方法』刮去毛须,四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分长横筒片晒干。 『用量』9~30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荨麻苎麻根科植物苎麻的干燥根及根茎。 『炮制方法』苎麻根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苎麻根炭,将苎麻根片置锅中,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时,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凉透。 『用量』10~30克。 『贮存』放干燥处,防蛀。 『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常用名』玄胡、元胡。 『产地』浙江、湖北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①取原药筛去灰土,放缸内或磁盆内用米汤泡1天,连米汤倒入锅内,煮至快干时,每斤药加米醋1两,明矾粉3克,放锅内拌匀,经常翻动,用文火煮干,取出晾至七八成干,再放缸内润,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刨片1厘厚,晒干。②取原药洗净,放锅内,每斤药用红醋1两,加适量水,淹没延胡索药面少许,用文火煮干取出,晾至八成干投入缸内,上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四瓣晒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干燥根及根茎。 『常用名』茜草根、血茜草、红草根等。 『产地』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春冬用温水浸半小时至1小时,夏秋用冷水浸半小时,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若取其止血、则炒炭。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 『常用名』巴戟、巴戟肉。 『产地』广东、广西、福建等省。 『采收季节』四季可采。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热水浸泡2~4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泡1~2小时,捞起放入木甑或蒸笼内蒸至上气后20分钟取出,抽出其骨,再用清水抢洗,捞起滤干水份,切片3分长,晒干或烘干。若取其入肾壮阳,则用盐水炒,每斤药用盐10克化水1两,撒入药片内和匀拌润1小时,投入锅内炒热至焦色为度。若取其升提,则用酒炒,每斤药用酒1两撒入药内拌匀,润1小时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待锅内起烟时,投入药片拌炒至略黄色为度。 『用量』9~18克。 『贮存』装木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根。 『产地』陕西、河南、山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筛去灰尘,用面粉加水和匀,做成面饼状后,将药包入面饼内放入糠火内煨至外表成焦黑色为度,取出剥去面皮,将药物晒干水份即可。也可用豆腐煮或麦麸炒。这三种制法都是为了降低其毒性。 『用量』1~3克。 『贮存』装白铁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 『常用名』关防风、水风、风肉。 『产地』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采收季节』夏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冬季用温水抢洗,春、夏、秋用冷水抢洗,立即捞起,装入筐内。上盖湿布润1夜,取出切半分厚横片,晒干或烘干。若取缓和发散作用,炒至深黄色为度。若炒至焦黑色有止血作用。 『用量』3~9克。 『贮存』装木箱或缸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常用名』建泽泻、川泽泻。 『产地』福建、四川、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冬春用热水浸泡2~4小时,夏季用温水浸泡1~2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份,放缸内上盖湿布,润1~3天取出,切1分厚横片,晒干。若取其和脾,每斤药用麦麸3两撒入锅内,冒烟时倒入药片,同炒至深黄色。若取其引药入肾用盐水炒,每斤药用食盐2两,化水喷淋均匀,稍润,文火炒至表面略现黄色取出。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川连、雅连、云连、鸡爪连。 『产地』四川、云南、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四季可采,秋季为佳。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筛去泥土。为引药上行清上焦之火,每斤药则用酒3~4两,分几次渍润,经常翻动,润1~3天,取出刨成1厘厚直片,晾干或微火烘干。为增强和胃止呕,每斤药片则用生姜3两榨汁,撒入药片内拌匀,润1小时,投入锅内,用文火炒干。为缓和本品苦寒之性、厚肠胃,用吴茱萸煎水汁炒,炒法同上。 『用量』1~3克。 『贮存』装箱内或缸内加盖,防潮。(此药宜阴干,不宜日晒)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 『常用名』铁脚灵仙、灵仙。 『产地』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秋冬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温水浸泡1~2小时,夏秋季用冷水浸泡1~2小时,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润1夜,取出去芦切片半分厚晒干。为增强祛风湿通经络作用,每斤药片用白酒2两,撒入药内,拌匀,润半小时,投入锅内用文火炒焦为度。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灰尘。 『来源』本品为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 『产地』湖北、四川等省。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大小分开,大者先下水,小的后下水,冬春用热水浸泡1~2小时,夏秋用冷水浸泡1~2小时,捞起滤干水份,放入缸内,上盖湿布,润透后取出切成2分厚斜片,晒干。为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每斤药片用醋3两,撒入药内拌匀投入锅内,炒至黄色为度。若取其降低苦寒性,则用清炒法,将药片炒至淡黄色。 『用量』6~9克。 『贮存』装入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 『产地』湖北、湖南及广东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去灰泥,冬春季用温水浸泡1~2天,夏秋季用冷水浸泡1~2天,捞起滤干水份,放缸内闷润2天、每天翻动,使全部润透,取出切成1分厚斜片,晒干。生用凉血收敛。若取其止血,则炒炭至黑色为度。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防灰尘。 『来源』本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绵马贯众)或紫萁科植物紫萁(紫萁贯众)的干燥根茎及叶柄基部。 『常用名』管仲。 『产地』湖北、江西、湖南及东北等地。 『采收季节』5月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冬春用温水浸泡1~2天,夏秋用冷水浸泡1~2天,捞起滤干水分,盖上湿布润透,取出切成1分厚直片晒干。若取其收敛止血,则炒炭至焦黑色为度。 『用量』6~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防灰尘。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常用名』川白芷、香白芷、会白芷。 『产地』四川、河南、湖北、浙江等地。 『采收季节』夏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热水浸泡2~3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泡1~2小时,捞起滤干水份,投入缸内,闷润,每天翻动2次,使全部浸透后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或刨成2厘厚直片,晒干。 『用量』6~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到4~8月放硫磺箱内保存。 『来源』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 『产地』四川、陕西、广东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泥沙、晒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备用,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藜芦的干燥根。 『产地』江苏、四川、陕西、湖北。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横切3分长,放米泔水中漂1天,捞起晒干。依此法制可降低毒性。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干燥根。 『产地』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季用温水浸2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浸10分钟,捞起滤干水,装筐内上盖湿布润1夜,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晒干。 『用量』6~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防灰尘。 『来源』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金毛狗、毛犬、扶筋。 『产地』浙江、湖南、江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刮去毛洗净,冬春季用温水浸2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浸10分钟,捞入筐内,润1夜取出,切成方块晒干。若取其补肝肾,则用砂炒,以膨胀为度。若取其强筋骨,每斤药片用白酒2两,撒入药片内润透,后移蒸笼内蒸3小时,取出晒干。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的干燥根。 『常用名』香独、玉活、大活。 『产地』四川、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冬季用温水浸20分钟,春、夏、秋季用冷水浸10分钟,投入筐内润1夜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晒干。 『用量』6~9克。 『贮存』装入缸内或铁箱内加盖,防潮,防虫蛀。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 『常用名』川羌活、西羌活、蚕羌。 『产地』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两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冬季用温水抢洗,春、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润1夜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晒干。 『用量』6~9克。 『贮存』装入缸内或铁箱内加盖,防潮、防虫蛀。 『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的干燥根。 『常用名』鸡骨常山、川常山、黄常山。 『产地』四川、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灰尘,投入缸内用冷水浸泡3~6天,每天换水1次,到期取出,去芦。切成2厘厚斜片,晒干。若取其截疟则用醋炒,每斤药片用醋2两,投入药内搅匀,投入锅内炒至焦黄色。为降低苦寒,减轻呕吐,则用酒炒,每斤药片用酒3两,投入药内,炒法同上,也可用麦麸炒。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木箱内盖好,防虫。 『来源』本品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百部根。 『产地』湖南、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洗净泥沙,冬春季用温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若取其润肺止咳,则用蜜炙,每斤药片用蜜3两,将锅烧热,倒入蜂蜜炼开,再投入药片拌炒,至黄色疏散不粘手为佳。 『用量』3~9克。 『贮存』装入箱内,炙百部装坛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常用名』胆草。 『产地』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东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两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冬季用温水洗,春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去芦,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 『常用名』粉葛、甘葛。 『产地』江西、湖北、四川、湖南、广西等。 『采收季节』夏秋两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冬春季用热水浸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小时,捞起滤干水份,放入缸内加盖润透取出,切成2分厚方块,晒干。若使药性温和,则用米汤汁炒,每斤药片用米汤汁4两,撒入药内拌匀,吸净后,投入锅内炒干,至深黄色或棕褐色为度。也可用麦麸炒法。 『用量』3~9克。 『贮存』装木箱内盖好,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乌药三的干燥块根。 『常用名』天台乌、台乌药。 『产地』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采收季节』4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投入缸内用清水浸泡5~7天,捞入筐内,滤干水份,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若取其入肾,治小肠疝气,每斤药片用盐10克化水1两撒入药内,润片刻,将锅烧热,投入药片、炒至黄色为度。也可用麦麸炒法。 『用量』9~12克。 『贮存』装入筐内加盖,防灰尘。 『来源』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小黑三棱、细叶黑三棱或莎草科植物荆三棱的干燥块茎。 『常用名』山棱、三林。 『产地』河南、河北、湖北、江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将原药洗净,放入盆内,用清水浸1~2天,取出滤干水份,投入缸内上盖湿布润透以1~2天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晾干。若取其入肝,则用醋炒,每斤药片用醋2两拌匀,投入锅内炒至黄色为度。若取其活血行血,则用酒炒,炒法同上。 『用量』6~12克。 『贮存』装入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绵萆薢或福州薯蓣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川萆薢、必下。 『产地』湖南、湖北、广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冬春用热水洗,夏秋季用温水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润透,次日取出切成2分丝状或小方块,晒干或烘干。若取其舒筋活络,则用酒炒,每斤药片用酒2两,撒入药内拌匀,润1小时,先用麦麸撒入锅内,待冒烟时,投入药片炒至淡黄色为度。鲜品,将药洗净,切横片或丝片晒干,制法同上。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防压。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及根茎。 『产地』安徽、湖北、河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芦头,用清水洗去泥沙,后再用清水洗1次,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半分厚横片,晒干或烘干。若取其增强润肺功能,则用蜜炙,每斤药片用蜜2两,倒入锅内炼开,再投入药片,不断翻动,炙至黄色,疏散不粘手为佳。 『用量』6~9克。 『贮存』装铁箱内加盖,蜜炙装瓷缸内防潮。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 『产地』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采收季节』8~11月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用热水浸2~3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2小时,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每天翻动,润1~2天取出,切片或刨片半分厚。也可研粉备用。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禄升麻、周麻 『产地』东北、内蒙、河北、四川、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冬两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春用热水浸半小时,夏秋季用冷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半分厚斜片,晒干或烘干。若增强升浮之效,则用酒炒,每斤药片用酒2两,撒入药内,润1小时,将锅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投入药片,拌炒至黄黑色为度。若取其缓和上升,则用蜜炙,每斤药片用蜜2两,倒入锅内炼开,投入药片,拌炒至深黄色摊冷,以疏松不粘手为佳。若取其治崩漏便血,可炒炭用。 『用量』1~9克。 『贮存』生片放箱内,炙片放瓷坛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龙胆麦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 『常用名』人艽、西秦艽、汉秦艽。 『产地』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山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春冬用温水洗,夏秋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半分厚,晒干或烘干。若取其舒筋活络,则用酒炒,每斤用酒2两,撒入药内拌匀,投入锅内炒至微焦色。此外,也可清炒法。 『用量』6~24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常用名』子芩、条芩、枯黄芩。 『产地』内蒙、河北、山西、河南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洗净泥沙,捞出,置蒸笼内隔水蒸至软化,不超过1小时,取出,趁热切半分厚横片,晒干或烘干。若取其清上焦之邪热,则用黄酒炒,每斤药片用黄酒2两,撒入药内稍润片刻,投入锅内,炒成黄色。若取其止血,则炒炭至微黑色。 『用量』3~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胡连。 『产地』印度及南洋。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冬春季用温水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1分厚横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1~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 『产地』江苏、湖北、河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剪去叶苗,冬春用温水洗,夏秋用冷水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1分厚园片,晒干或烘干。 『用量』6~18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产地』陕西、河南、河北、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季热水浸10分钟,春季用温水抢洗,夏秋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薄片,晒干或烘干。若取其升散,则用酒炒,每斤药片用酒2两,撒入药内拌匀,稍润片刻,投入锅内炒至焦黄色为度。若取其养阴,则用鳖血炒,每斤药片用1斤重鳖2只,放出鲜血,撒入药内,润1~2小时,用文火炒至黄色。 『用量』3~15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 『常用名』银胡。 『产地』宁夏、内蒙、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两季采挖。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冬季用温水抢洗,春夏秋三季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半分厚斜片,晒干。若取其养阴,则用鳖血炒,制法与柴胡同。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或紫花前胡的干燥根。 『常用名』信前胡、信胡、全胡。 『产地』江苏、安徽、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两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泥沙,春冬用温水浸2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浸10分钟,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厘厚横片,晒干。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 『产地』江西、湖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清除杂质,洗净,冬春季用温水浸半小时,夏、秋季用冷水浸20分钟,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成2~3分长横片晒干。若取其止血,则炒炭,将药片投入锅内,炒至外表黑色。 『用量』6~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及根。 『常用名』活血莲、野黄芩。 『产地』南方各省均产。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根洗净泥土,切成半分厚斜片。干品,洗净、投入缸内浸2~3天,捞入筐内,滤干水份,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晒干、规格同上。 『用量』6~12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常用名』白丹参 『产地』湖南、湖北、江苏、江西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去杂质,洗净,冬季用温水浸20分钟,春、夏、秋用冷水浸10分钟,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1分厚横片,晒干。 『用量』6~9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常用名』仙遗粮。 『产地』我国南方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品洗净泥沙,切成半分厚园长片。干品洗净泥沙,投入缸内水浸3~4天,捞起滤干水份,切成半分厚园片,阴干或烘干。 『用量』9~30克。 『贮存』装木箱内加盖,防潮。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根茎节部。 『产地』各地均产。 『采收季节』春、秋、冬季采挖。 『炮制方法』鲜藕节,洗去泥土,切2分厚横片。干品用清水浸10分钟,捞入筐内,晾干,切片,晒干。若取其增强止血功能,则炒炭用。炒至焦黑色。 『用量』15~30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及虫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