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趣闻

中医文化:李时珍与郑和带回的西洋药

手机端链接    来源:中药方大全  作者:易达超

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28年间,我国着名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不仅从外交、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开拓中国的海外关系,而且引进了外国药材,充实了中药队伍。 

郑和作为一名航海家,十分重视远航中海员的医药保健工作。据载,郑和每次出海,都配备“医官医士一百八十余名”,并动用了太医院的医官,“主一舶之疾病”,平均每艘船设医2~3名。其中有一位医官,名叫祝玹,湖北黄冈人,明永乐年间太医院医士,当时随郑和下西洋的医官。载史料记载,由太医院保奏,永乐皇帝钦准的太医院医士祝玹“随侍太监三保(郑和)下海洋,历诸蕃国,凡十二年”。下西洋期间,郑和在船上还配备了善辨草药的专职药工,专门对西洋诸国贸易药材进行鉴定。郑和七下西洋,从真腊、渤泥诸国等外国带回的大量药材,成为我国本草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为《本草纲目》刻书的事到了南京。南京当时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李时珍正好利用这种机会,充实自己的研究工作。他不仅在这里看到许多象“山漆”那样的药品,而且有机会和来自泉州一带的船商接触,从那里了解一些外国药材的状况。 

南京狮子山下的静海寺,是郑和晚年的住处,一直到万历年间,里面还保存着郑和种的一些外国花木。郑和带出去的兵、工、船夫回国后都安置在此,他们带回的外国药品还有一部分保存下来,有关外国的传说也还散布在南京民间。这些都是李时珍研究外国药最好的材料。李时珍在这里看到和听到许多有关外国药物知识,如犀角、羚羊角、阿魏、乳香、丁香、木香、芦荟、木鳖子、苏合油、琥珀、苏木、砂仁、海红、外骨脂、安息香、龙涏香、降真香、紫檀香、迭迷香、伽兰香、苏合香、笃耨香、波罗蜜、阿勃勒、诃黎勒等中药材随郑和船队输入我国,李时珍获得这些资料后,对《本草纲目》重新加以修改补充,内容更加充实。 

安息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安息,国名也。梵书谓之拙贝罗香。”“安息香出西戎”,“生南海波斯国,树中脂也,状若桃胶”,“主治心腹恶气,霍乱风痛,男子遗精,妇人血噤,并产后血运”。乳香,是阿曼苏丹国的三宝之一,李时珍《本草纲木》称乳香为海药,“为其垂滴如乳头也”,“生南海,是波斯树脂也,紫赤如樱桃,透明者为上”,“出大秦国”,“南印度界阿吒厘国出之,谓之西香,南番者更佳,即乳香也。”还有藏红花,首载于《本草纲目》,经印度入藏后运至内地,其实它的老家在西班牙。海红,一名海棠梨,李时珍曰,“凡花木名海者,皆从海外来,如海棠之类是也。海红乃花名,出新罗国其多,则海棠之自海外有据矣。”降真香,“生南海山中及大泰国。”密陀僧、卢荟,“皆出波斯国。”阿魏,“波斯国呼为阿虞,天竺国呼为形虞。”琥珀,“波斯人多碾为物形。”苏合香,“此香出苏合国,因以名之。”笃耨香,“出真腊国,树之脂也。”波罗密,“安南人名曩伽结,波斯人名婆那娑。”“波罗蜜生交趾、南邦诸国。”阿勃勒,“一名波斯皂荚,婆罗门皂荚。婆罗门,西域国名;波斯,西南国名也。阿勃勒生拂林国,状似皂荚而圆长,味甘好吃,拂林人呼为阿梨。”《本草纲目》载药1892各,属外国产的药竟达118种之多,以波斯国为最,有24种,其次为南番、西番、西戎、羌、西国、大秦国、九真国、真腊国、拂林国、大宛国、苏合国、安南国、天竺国、婆律国、罗刹国、新罗国、伽古罗国、东海、南海、西海、海迹国等。 

《本草纲目》中在涉及中国和外国的医药知识时,一共引用了近60种古代着作,其中就有地方志游记《星槎胜览》一书。该书是随郑和远航的马欢、费信、巩珍等人记叙下西洋的种种经历和异国风俗、气候地理环境、饮食起居和卫生习惯而写成的着作。郑和还十分重视远航中的饮水卫生,在他庞大的船队中,船上有专供装载淡水的舱室,并有专装淡水的“水船”。因备足淡水,才确保了船队的顺利远航。此外,郑和每至异国,都十分关注那里的气候、地理环境与卫生习惯。《星槎胜览》书中记述的吉里地闷,即今帝汶岛,“气候朝热暮寒,凡其舶商染病,十死八九,盖其地甚瘴气及其淫污之故也”。凡船只抵达该地时,郑和即令船员不得随便登陆,船队作短暂停留即起锚开航。凡到有花柳病流行的岛屿港口,禁止船员单人独行,以避淫染。这些记述为李时珍了解外药外疾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

tags: 中医文化 李时珍 郑和 西洋药 中医 文化
返回顶部
下载中医文化:李时珍与郑和带回的西洋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文化:李时珍与郑和带回的西洋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中医典故——追溯刮痧疗法的历史起源
  2. 自学中医的林彪元帅
  3. 奇妙的药方
  4. 意想不到的药方
  5. 中药之最
  6. 武则天顶礼谢医
  7. 中医行医的招牌——葫芦
  8. 孙思邈开棺救妇
  9. 一味黄土救太子
  10. 神农尝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