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趣闻

自学中医的林彪元帅

手机端链接    来源:党史文苑  作者: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里,林彪是惟一懂一点中医的元帅。那么,林彪是何时学的中医呢?原来,林彪是在红军时期学的。

  1931年,中央苏区已经比较巩固,红军进行外线作战的次数少了一些,这样,红军就有时间在内线(大多是在根据地边上)打“土围子”,而打“土围子”,林彪任军长的红四军也是主力之一。

  

  所谓“土围子”,多是以当地客家人中的大地主、大豪绅为主修建的。其外形,多是圆形或者方形,用砖或土修起很厚的墙,高的可达六十至七十米。“土围子”对外部只有一个不太大的门通着,基本上是封闭的,中开天井,各家的房屋只对内开门窗。平时,“土围子”的门口有专人站岗放哨。在“土围子”附近,也有一些放哨的人。这些人大都是在“土围子”里面居住的人,他们在附近劳动,遇到情况,便会及时跑回“土围子”报信。“土围子”的门会立即关闭,形成一个牢固的防御体系。一般来说,“土围子”易守难攻,通常打“土围子”,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代价也很大。此外,当时的土豪劣绅,是掌握许多武装的。那时,蒋介石为了消 灭 红 军,采取了扶持土豪劣绅的政策,专门发给他们一些武器,用来对付红军。此外,他们自己也花钱购买一些武器。因此,“土围子”里的反动武装力量是不弱的。

  那时,在苏区里,也有一些没有打掉的“土围子”。这些“土围子”往往是最难打的。红军前委有个意见:对苏区里面的“土围子”,必须拔除。这一重大任务,就落在了林彪所率红四军身上。

  1931年夏季,红四军开到石城北部打“土围子”。林彪仔细研究了苏区里面的“土围子”的实际情况,找到了“窍门”,因此打得很顺利,在很短时间里就拔掉了许多“土围子”。但是,11师33团负责打的红石寨,“土围子”墙很高,地势险要,加上武器装备很好,火力很强,很长时间没有打下来。林彪得知情况后,就亲自到红石寨察看。林彪让33团暂停攻击,他率几个人围着红石寨转了两天。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红石寨靠南的一侧墙外,有一个不到一尺宽的土坎,这个土坎直通红石寨高墙顶,平时很难被人发现。于是,林彪命令战士在夜间沿着这个小土坎悄悄攀上高墙,然后放下绳索,让其他战士陆续攀进寨中,突然发起攻击。寨中立时大乱,红军一举攻克红石寨。

  攻克红石寨后,红33团首长季振同陪同林彪视察战场。林彪一边视察,一边与季振同商量红33团进一步的行动,同时研究一些打“土围子”的战术问题。当他们走到一个豪绅的住宅里面时,林彪发现在地上散落了不少被丢弃的纸包。警卫员拾起一包打开来看,却看不出纸包里面是什么东西,便拿给林彪看。林彪仔细看了看,又用鼻子嗅了嗅,认出这些东西是人参,就拣了几包,送给季振同,自己也拣了几包。33团的一个连长吴富善问林彪:“这是什么东西?”林彪回答说:“是高丽参,大补的补品。”吴富善一听是大补的补品,便也拣了几包,拿回连里。他想,这些东西既然是大补的,肯定对身体有好处,就特意买了几只鸡杀掉后,放了约一斤高丽参一起炖,炖出来的鸡肉发黑,味道很苦。但战士们听连长说这是大补的补品,就硬着头皮吃了下去。不久,战士们开始流鼻血,有的断断续续流了一个星期才止住。

  林彪听说这件事,笑过之后想到,战士们不懂中医,才闹出了笑话,而现在战事频繁,部队缺少医药,何不自己看一点中医书籍,必要时也好给战士们治一些常见病。正好他在过去打“土围子”时,收集到一些中医书,这样,他每到空闲时,就看这些中医书,久而久之,也懂得一些中医知识了。部队战士中有些常见病,他也可以开方子医治了,也时不时治好过一些战士的病。

  不仅如此,林彪自己生病时,也常自己开一些中医药方,给自己治病。后来在延安,在东北,他也经常给自己开方治病。建国后,林彪有了保健医生,医疗条件是相当好的,但他还是经常给自己开方治病。有一次,他给自己开药方子,吃下去后不久就肚子痛,接着开始拉肚子,几乎虚脱,直到医生来治疗,才好转。原来,他在给自己开的药方中,放砒霜过量了,才闹出了危险。毛泽东知道后,严令林彪办公室工作人员:今后林彪开的药方,必须经过保健医生看过之后,才可以去买药配制、服用。从那以后,林彪给自己开的药方,就主要是保健方面的药品了。

  本文选自党史文苑



tags: 中医
返回顶部
下载自学中医的林彪元帅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学中医的林彪元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中医典故——追溯刮痧疗法的历史起源
  2. 自学中医的林彪元帅
  3. 奇妙的药方
  4. 意想不到的药方
  5. 中药之最
  6. 武则天顶礼谢医
  7. 中医行医的招牌——葫芦
  8. 孙思邈开棺救妇
  9. 神农尝百草
  10. 一味黄土救太子
强制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