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其他 > 医药资讯

正确看待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手机端链接    来源:未知   作者:中药方大全

  ●确立正确的健康发展观是振兴中医的基础和根本。

  ●中医药的内涵和特色完全符合健康的内涵要求,注重身体的系统性和生理心理社会相互协调的良好状态,也和我们的卫生工作方针完全一致。

  ●现在的问题是能否真正认同并切实落实我们的工作方针,能否正确看待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要素。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的基本部分和重要内容。

  人常说: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这句话用在我们身上是很贴切的。我们在从事繁忙紧张业务工作的时候,对卫生计生工作的方向目标很明确么?对确立正确的健康发展观是振兴中医的基础和根本这一问题又是如何认识的呢?笔者最近在学习中有一些思考,提出来以抛砖引玉。

  要把健康摆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

  健康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肯定是排在幸福诸多因素中的首位的。但是健康在国家的层面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目前全民健康还没有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没有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

  家庭梦、个人梦,健康为首。中国梦靠什么来实现?没有全民健康行吗,肯定不行。健康和富强、平安、美丽、和谐等共同支撑起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就需要把健康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制定国家层面的健康战略,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制定国民健康的目标,并用组织机构、政策法律、资金投入、网络队伍和考核评估等机制来保障。对个人而言,无健康无幸福;对国家而言,无健康无财富。而且得到基本健康服务是人民群众的权利。政府和社会要为人民群众提供这种保障。

  重经济轻健康必然影响综合国力提升

  6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只是美国的一半。到1980年就达到了美国的90.8%,这一时期从51.5%提高到90.8%,远远高于我国人均GDP的增长。1965年,我国的人均收入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我国的婴儿死亡率已经达到了世界的平均水平。前30年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迅速提高,为改革开放和经济起飞准备了充分的人力资本基础,可以算作是我国的第一次卫生革命。我们在贫穷落后、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做到了健康指标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们用很低的投资成本提供了人类五分之一的公共卫生服务,这是其他大国做不到的,也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的特色和主体。

  2003年的非典,引发了我国公共卫生方面的危机,由此也开始了我国的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由此大大提升了全民的健康水平,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和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如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在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能把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就能实现国民健康水平的综合提升,为达到发达国家的健康水平创造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从现在开始,我们进入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的历史阶段,可以称之为“健康革命”。

  这些年国人透支健康,普遍没有认识到健康是首要的财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健康实际上是一种发展能力,它既是发展的目标,又是发展的手段。健康是人类的财富,可以是一种消费品,给人带来幸福,增加人们的效益水平;也可以是一种投资品,HDI的第一个指标就是人均预期寿命,是比GDP还大的财富,这里头就包括了人力资本。对个人而言,无健康无幸福,对国家而言,无健康无财富。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为什么我国的国民健康反而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1982年到2000年,人口预期寿命从67.77岁提高到71.40岁,仅提高了3.65岁,平均每年提高0.165岁,全世界是0.34岁,我们比全世界还低。1982年到1990年,平均每年只提高0.10岁。这是因为重了经济轻了健康,必然反过来就影响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健康的改善,就像我们拼命工作,付出的代价就是健康。前30年我国的医疗服务相对公平,人口健康显著改善。2003年以后,重视了这个问题,才使过去10年开始从健康账户的赤字开始变成健康账户的盈余。注意,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等等所需要的成本就会摊在健康上。

  落实“预防为主”卫生工作基本方针

  在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甚至全球化等多重的社会转型中,基本健康公共服务的缺位和缺失带来了对全民健康的挑战。还有个人的风险、市场失灵的风险,以及包括贫困人口带来的各个方面的挑战。

  据有关报告,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有67个,包括10类:1.饮用水;2.空气;3.其他环境;4.母婴营养不良;5.烟草;6.酒精和药物;7.生物危险;8.不健康饮食及缺乏体力活动;9.职业病;10.性虐待及暴力。中国是世界上疾病人口最多的国家,慢性病人口占15%。

  如果不能有效地应对以上挑战,惠及民生的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和全面小康的目标将不能实现。据今年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预测,在现行制度下,在2020年之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医保基金都会出现收不抵支。从发达国家这些年的经验教训来看,医保资金不堪重负,医改道路曲折漫长,常常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瓶颈。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我们健康战略和卫生方针究竟是以医疗为主,还是以预防为主。不同的服务模式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迎接21世纪的挑战》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的研究领域,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有预防为主的内容,但在实际的制度安排和资金投入上,并没有体现和落实预防为主。如果不能以预防为主的话,有限的资源和财政投入是不够的。就像一个家庭,健康的费用有限,如果重治病轻预防,那多数家庭的储蓄肯定是不够的,如有大病更会因病致贫。美国的医疗费用全球最高,人均8000多美元,是我国的40倍,但美国的健康水平在发达国家是最低的,就是因为他们重治疗轻预防,无处不在的利益驱动,加上高科技的使用,以为有病不要紧,科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商业动机和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相结合,致使医疗费用猛涨,人民健康并不能明显提高。

  所以,美国的路子我们不能走,因为不可持续,健康也难保证。那有什么办法吗?有办法,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预防为主。看病不够预防够。我在印度看到群众性的瑜伽健身就是一例。我们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安排以及资金投向和社会宣传活动都要落实到预防为主上来。

  走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目标下,构建全民健康型社会,这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的目标,也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深化医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让群众看得起病,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群众用得起药,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方便群众看病,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让群众少得病,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让群众看好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实现免疫保健全覆盖,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道路不可能走西方任何一个国家的路子,我们经过实践证明是成功的经验必须坚持,包括政府重视、政策支持、社会动员、全民参与、预防为主、科技支持、群防群控、经费保证等等。在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的情况下,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就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正确看待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要素。从我们一路走来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医药的发展和国人的健康紧密相连。什么时候中医药普及,国人的基本健康状况就好,而中医药的式微,就会导致国人健康下滑。

  新中国刚成立,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就强调中西医团结,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城乡中医药的普及,赤脚医生服务群众防病治病,主要靠的就是中医药。在我国人均收入很低、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简便实用、价廉有效的基本健康公共服务。就像一个成长起来的青年一样,当改革开放需要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时,原先储备好的身体现在就开足马力,但这时健康就退居为次要地位,这就是健康悖论。一段时间中医药受压被挤,没有了地位,群众的基本健康就受到损害,加上透支健康在所不惜,相应的公共卫生政策没有及时跟上,中医药一度跌入低谷,导致群众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直到“非典”公共卫生报了警,中医药又被重新认识,逐渐回归到了它应有的地位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药的内涵和特色完全符合健康的内涵要求,注重身体的系统性和生理心理社会相互协调的良好状态,也和我们的卫生工作方针完全一致。新中国之初的卫生工作方针是“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和群众运动相结合”,80年代我们提出了“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中西医并重,为人民健康服务”,1996年的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可以看到,中医药的内涵和特色与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十分符合。健康的现代定义与中医文化、中医精神也非常符合。现在的问题是能否真正认同并切实落实我们的工作方针,能否正确看待和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的基本部分和重要内容。

  健康的战略性指标:人均健康预期寿命

  “十三五”规划将相应减少经济性指标,增加社会性公共服务指标,我们能拿出什么指标?什么样的指标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站在国家的角度,结合中国决策机制的特点,要让我们的健康指标不仅要反映现代化的进展,还能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最关键的一个指标应是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如果能拿出健康预期寿命的指标,那才是我们这个领域的“GDP”。当然还有相关的二级指标,包括人口健康、计划生育的指标等等。

  健康指标:一是健康公平方面(基本卫生条件):1.饮用水安全人口;2.一岁以下儿童免疫比例(医疗资源可及性);3.公共卫生支出占GDP比重;4.每千人拥有医生量(医保覆盖率);5.城镇医保覆盖率;6.农村医保覆盖率;二是健康安全方面(外部风险):7.慢性病人数;8.环境空气及食品安全性(行为与认知);9.吸烟人口;10.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三是健康状况方面(生命存续):11.出生时预期寿命;12.婴儿死亡率(疾病控制);13.感染艾滋病人数比例;14.传染病发病率(综合产出);15.健康预期寿命。

  所谓健康预期寿命,是指能够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为健康终点,依寿命表原理计算。

  人均预期寿命不等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2010年为74.8岁,在全世界的排名还在90位以后。而我国的人均健康寿命还要少10年左右。健康预期寿命大大低于人均预期寿命,两者之间不是趋同而是趋异,这实际反映了我们的人口健康状况的不安全。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趋同,这比人均预期寿命更具有意义。我们应该尽快拿出我国的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数据,以此为目标提高我国的国民健康水平。

  保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一种以改善人民健康和健康公平为目标的公共政策制定方法,它系统地考虑这些公共政策可能带来的健康后果,寻求部门间的协作,避免政策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我把它叫做“共同的权利与责任”。全民健康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决定国民健康的社会因素又非常广泛,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都有责任,需要多部门的政策支持,而不是仅仅只靠卫生计生部门。如果我们只负责健康的一两个环节的工作,但要我们对全民健康的结果(人均预期寿命)负责,那是做不到的。而生病的源头没有得到治理,病人只会越来越多,矛盾就会集中在我们这儿。

  2014年北京市“两会”透露,到2017年,北京将投入7600亿元投入到清洁空气治理雾霾的大工程,可以看做是“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范例。没有中央领导的重视,没有一把手负总责,就没有这个举动。所以健康必须上升为基本国策,才能保证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公共卫生和健康战略的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创造有利健康的环境,是我们政府的职责和使命。

  城乡矛盾是医改的主要矛盾之一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城乡矛盾。作为社会建设重要方面的医疗卫生,或者说医改,主要的矛盾之一应该也是城乡矛盾,主要是可及性和公平性的问题。前30年,卫生工作方针正确而有效,使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到全国农村,当时没有多少国家公共财政,主要靠集体救济,所以难以持续。新农合就是在国家制度安排下进行并可持续的。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医改的“牛鼻子”。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体现了正确的方向,但如果没有具体落实,我们的基本公共服务就不能解决城乡矛盾,正确的方针就难以落实。

  充分发挥卫生计生综合优势

  4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造就了50万公务人员和500万基层群众工作队伍,形成了遍布全国城乡社区直至村民小组和单元楼层的志愿者和公共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卫生计生的综合优势,把卫生的先进科学诊疗技术和计生的先进服务理念和基层群众工作网络优势结合起来,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基层、放到乡村、放到社区,把健康的重点放到病前、放到孕前、放到生前,这是发挥计划生育工作优质资源和独特作用的大好机遇,也是全民医疗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的有利条件。

  “健康促进”应促使把健康立为基本国策

  我们健康促进的方向目标是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我们健康促进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通过卓有成效的高层倡导、社会宣传,促使把健康列入国家战略,促使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促使把健康立为基本国策。为切实提高全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并在精力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有所为有所不为。

  面向社会,我们应该提出响亮的口号,引导舆论向正确的方向,引导群众确立健康的意识,例如提出“健康中国——做健康中国人”、“健康社区”、“健康家庭”、“人人健康、家家幸福”等等口号,唱响全社会健康的主旋律。同时开展系列的服务百姓健康活动,从普及“公民健康素养66条”开始,从基础上构建人人健康的格局,把健康素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各级政府把居民健康和“健康城市”建设作为当地“文明城市”、新农村建设等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0多年以前,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就有对健康(即小康)的精准阐释,所谓“五福”的说法,就是“寿、富、康宁、攸(修)好德、考(老)终命”。把健康与小康幸福的关系说得很明白,这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健康最早最科学的概括。值得我们认真汲取并运用推广好,真正为建设人口健康强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以上所说,既有“对不对”的问题,也有“行不行”的问题。我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不很成熟,只要能引起思考和讨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特色健康发展道路的认识,是为目的。

    tags: 事业 中医药 中医
    返回顶部
    下载正确看待和发展中医药事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正确看待和发展中医药事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常文霞近况
    2. 【武卿专栏】索命麻醉——你不知道的关于一
    3. 多成中医
    4. 孙储琳近况
    5.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一位母亲与雾霾的
    6. 七年义诊,换得101个“百岁秘方”
    7. 生子秘方”靠谱?药方很普通 包生男没道理
    8. 罗坤生的医学批判与建树(二)
    9. 向孙储琳先生学习什么
    10. 越是高明的医生扎针越少 开药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