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及 |
Rhizoma Bletillae
|
视频录象
|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 的干燥块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地下块茎肥厚肉质,数个相连接。叶3~5片,广披针形,长8~30cm,宽约2~6cm,基部下延成鞘状。总状花序顶生,小花3~8朵,疏生,花淡紫红色;花被6片,外轮3片同形,唇瓣倒卵形,上部3裂,上面着生紫色斑点,内部有隆起纵线5条;雄蕊与雌蕊结合成合蕊柱,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子房下位,扭曲。蒴果柱形,两端稍尖,具6纵肋。花期4~6月,果期7~9月。
|
|
|
|
[药材性状] 块茎呈鹰爪状,扁圆或菱角形,有2~3个分支,长1.5~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状。无臭,味苦,嚼之有粘性。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市场。
[功能主治] 收敛止血,消肿升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痈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附注]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
白及的功效与作用及副作用
【功效】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 ①《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 ②《别录》:"除白癣疥虫。" ③《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 ④《唐本草》:"手足皲拆,嚼以涂之。" ⑤《日华子本草》:"止惊邪、血邪,痢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瘿,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 ⑥《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 ⑦李杲:"止肺血。" ⑧《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 ⑨《中国药植图鉴》:"治矽肺。" (白及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涂。
【注意】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 ②《蜀本草》:"反乌头。" ③《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