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皇帝内经太素 -- 卷第二十五伤寒

三疟

书名:《皇帝内经太素》  作者: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第三十五《疟论篇》,与上篇相接,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五,又见《巢氏病源》卷十一《疟病诸候》,惟编次先后略异。

黄帝曰:疟先寒后热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凄沧之小寒,寒迫之,[平按:“小寒迫之”《素问》作“水寒”二字,新校正云:“《甲乙》、《太素》‘水寒’作‘小寒迫之’。”据此,则本书下“寒”字疑衍。]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病盛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

夏遇小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至秋复伤于风。先遇于寒,故先寒也。后伤于风,故后热。此为寒疟也。

平按:“病盛矣”《素问》、《甲乙》作“则病成矣”。“后热”下,《素问》、《甲乙》有“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八字。

黄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阴气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手足热而欲欧,名曰瘅疟。

此二种疟,略示所由,广解在下。

平按:《素问》、《甲乙》“绝”上有“先”字;“欧”作“呕”。《素问》“烦”作“烦冤”。

黄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之寒也,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也,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也。当是时,良工不能止也,必须其时自衰,[平按:《素问》作“必须其自衰”,《甲乙》作“必待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之气,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其为病逆不可治。

此言病发盛时,不可取也。

平按:“之气”,“气”字《素问》、《甲乙》作“热”,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太素》热作气。”

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而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风寒气也,不常,病极则复至。[平按:“疟,风寒气也,不常,病极则复至”《素问》作“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王注云:“复,谓复旧也。言其气发至极,还复如旧。”“至”字连下文“病之发也”作句。新校正云:“《甲乙》作‘疟者,寒风之暴气不常,病极则复至。’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疟,风寒气也,不常,病极则复至。’”“至”字连上句,与王氏之意异。]病之发也如火热,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勿敢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

此言取其衰时有益者也。

平按:《素问》、《甲乙》“热”字,上有“之”字,下有“如”字;“盛时”下无“勿敢”二字。新校正云:“《太素》作勿敢必毁。”与此同。

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已,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此言取其未病之病,未盛之时也。

平按:《素问》、《甲乙》“邪气乃已”作“邪气乃亡”,别本亦作“亡”。

黄帝曰:善。工之奈何?早晏何如?

晏,晚也。疗疟之要,取之早晚何如也?

平按:《素问》“工”作“攻”。

岐伯曰:疟之且发,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阳以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后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直往而取,未得并者也。

此言疗之在早,不在于晚也。夫疟之作也,必内阴外阳,相入相并相移乃作。四肢为阳,脏腑为阴。疟之将作,阳从四肢而入,阴从脏腑而出,二气交争,阴胜为寒,阳胜为热。疗之二气未并之前,以绳坚束四肢病所来处,使二气不得相通,必邪见孙络,皆刺去血,此为要道也。阳以伤者,阳虚也。阴从之者,阴并也。

平按:《素问》、《甲乙》“阳以伤”,“以”作“已”;“后见之”作“审候见之”。“直往”《素问》作“真往”,新校正云:“真往,《甲乙》作其往,《太素》作直往。”

黄帝曰:病不发,其应何如?

疟病有休有作,其应何气也?

平按:《素问》、《甲乙》“病”作“疟”。

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随气所在。病在阳则热,脉躁;在阴则寒,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则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

疟气不与卫气聚,故得休止。若疟气居卫,与卫气聚者,则其病复作。故病不发者,不与阴阳相并故也。

平按:“随气所在”《素问》作“当气之所在也”。

黄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夫疟之作,迟数不同。或不间日,谓一日一发也。或有间日,隔日而发也。或间二日,三日一发也。或至数日一发,四日以去有一发也。诸间二日以去温疟,人多不识,不以为疟,宜审察之,以行补泻也。

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

疟气卫气俱行,行至六腑,谷气有时盛衰,致令二气相失,数日乃得一集,集时即发,故至数日乃作也。

平按:“而时相失”《素问》作“而有时相失”,《甲乙》作“而相失”。

疟者,阴阳更胜,或甚或不甚,或渴或不渴。

阴盛寒甚不渴,阳胜热甚故渴也。

平按:“或渴”上,《素问》、《甲乙》有“故”字。

黄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疟,今疟不必应何也?

夏伤于暑,秋必□疟。今疟之发,不必要在秋时,四时皆发,其故何也?

平按:《甲乙》无“论言”二字。“□疟”《素问》作“病疟”,新校正云:“按《生气通天论》并《阴阳应象大论》俱作疟。”注“不必要在秋时”,“要”字袁刻作“应”,亦通。

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者也。

或夏伤于暑,或冬伤于寒,以为疟者,至其发时,皆应四时,但病形异也。

其俱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风,以夏病者多汗。

,于路反,畏□也。言同伤寒暑,俱以四时为疟也。秋三月时,阴气得胜,故热少寒甚也。冬三月时,阳生阴衰,故热多寒少也。春三月时风甚,故恶风也。夏三月时温热甚,故多汗也。

平按:《素问》、《甲乙》无“俱”字;“□”均作“恶”。

黄帝曰:夫温疟与寒疟各安舍?舍何脏?

问寒温二疟所居之脏也。

平按:《素问》“夫”下有“病”字;“各安舍?舍何脏”作“而皆安舍?舍于何脏”,《甲乙》作“其在何脏?”

岐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平按:“寒”下,《甲乙》、巢氏重“寒”字。]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出,因遇大暑,脑髓铄,脉肉销泽,[平按:“邪气不得出”《甲乙》作“不能出”,《素问》作“不能自出”。“脉肉销泽”《素问》、《甲乙》作“肌肉消”;巢氏作“脉肉消释”。]腠理发泄,因有所用力,邪气与汗偕出,[平按:“因”《素问》、《甲乙》作“或”;“偕”作“皆”。]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如是则阴虚而阳盛,则病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此言温疟所舍之脏,谓冬三月时,因腠理开,得大寒气深入,至于骨髓,藏于肾中,至春阳气虽发,亦不能出,以内销于脑髓,销泽脉肉,发泄腠理,有因用力汗出,其寒气从内与汗俱出,是则阴虚,阴虚阳乘,内盛为热,故先热也;热极复衰,反入于内,外阳复虚,阳虚阴乘为寒,所以后寒,故曰温疟也。

平按:“则病矣”《素问》作“阳盛则热矣”,《甲乙》作“阳盛则热衰矣”。又注“阳虚阴乘”,别本无“阳虚”二字。

黄帝曰:瘅疟者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之素有热盛于身,厥逆上,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

瘅,热也。素,先也。人之肺中,先有热气,发于内热,内热盛而不衰,以成瘅疟之病也。

平按:“肺之素有热”《素问》、《甲乙》无“之”字,巢氏“素”作“系”。“厥逆

上冲”,巢氏作“上下”。

其气不反之阴,故但热不寒,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分肉之间,令人销铄脱肉,故命曰瘅疟。黄帝曰:善哉。

为寒气所发热气,不反之阴,故但热不寒。神引寒气藏心,而舍分肉之间,故能销铄脱肉,令人瘦瘠①。然则,无寒独热,故曰瘅疟也。

平按:“不反之阴”《素问》作“不及于阴”,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太素》作不反之阴,巢元方作不及之阴。”“寒气”,“寒”字《素问》、《甲乙》不重。“销铄”《素问》作“消烁”,《甲乙》作“消铄”,巢氏同。

①“瘠”,萧本误作“脊”。今据仁和寺本改

 

tags: 疟疾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皇帝内经太素 总目录
卷第二十四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
卷第二十五伤寒
五脏热病
五脏痿
三疟 (当前页面)
十二疟
卷第二十六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阴阳合
  2. 十二刺
  3. 脾瘅消渴
  4. 五脏脉诊
  5. 阳厥
  6. 督脉
  7. 经络别异
  8. 风逆
  9. 酒风
  10. 喜怒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