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也作屠广苏、酴酥、屠酥,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药酒,相传用大黄、桂枝、桔梗、防风、蜀椒、乌头、附子等中药浸泡于白酒而制成。中国民间传统习俗,往往在岁末除夕之夜,合家团聚,老少痛饮屠苏酒,目的是防止恶疫流行,预祝来年安康。宋·王安石《元日》中就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之诗句。可见屠苏历史之久长。
关于屠苏酒的来历,相传有四种说法:
1.相传是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创制。古医家陈延之《小品方》记载:“屠苏酒,华佗方也。元旦(指农历)饮之,避疫疠不正之气。”
2.一说是荆楚地方相沿的习俗。南朝梁宋懔《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长幼以次拜贺,进屠苏酒。”
3.唐代人说是草庵隐者之方也。韩谔《岁华纪丽·元旦·进屠苏》注:“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年)除夜(夕)遗庵内一贴药,令囊浸井中,至元日(旦)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
4.清代人梁章钜说是唐代孙思邈出的方子。梁在《归田琐记》卷一中云:“或问屠苏酒之义,记得《七修类稿》中有之。屠苏本古庵名,当从广字头。《广雅》释‘庵’作‘屠广苏’二字”。孙思邈(唐代名医)特书此二字于己庵。《集韵》云:‘屠广苏酒元日饮之,可除瘟气,亦作屠苏’。今人以孙思邈庵中出避疫之药,遂有屠绝鬼气,苏醒人魂之说,可笑也。尝忆得《三因方》(即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上有此药酒,用大黄配以椒、桂。盖孙思邈出庵中之药,与人作酒,因遂名为屠苏酒耳。其方为:大黄、桔梗、白术、肉桂各一两八钱,乌头六钱,菝葜一两二钱,各为末,用袋盛,以十二月晦日(即月底)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旦(初一天亮时),出药置酒中,煎数沸(即烧几滚)于东向(朝阳)户中饮之,先从少起,多少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