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宜鲜凉粉也被当地人直称叫作凉粉草,大概是我们祖宗对自然的崇拜吧,或更多的是出于对发现凉粉这种食物的先人敬意吧!凉粉草的发现,是古代饥荒所迫。
传说明末时兵荒马乱,有一户梁姓人家避乱逃到信宜水口双狮墟,所带口粮早已食尽绝,梁家从附近人家讨得大米半升,但一家十多口人,杯水车薪,主家的小婶无计可施,拖着饥饿劳累的身子,在路边小山坡的一草丛旁坐下流泪,不想饥饿难忍,随手拔了一把野草就往嘴里塞,嚼着嚼着发现野草汁液淡甘,带有胶性,一时饥渴尽消,精神了起来,梁婶知道这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草,便有了主意。
她采摘了一大捆野草回来,把讨来的半升大米泡软,到附近一人家借用磨石,把采来的野草与大米一齐磨成了浆,准备煮成糊糊分给家人食用.等煮熟后,梁婶怕家人问这是什么糊糊,自己不好答,便把煮好的糊糊藏到小溪的石隙中,自己又回到采草的地方,拔了几根去借用磨石家问.不想别人也不知这草叫什么名字,只说了一声:"梁婶!"摇摇头走了。梁婶是外地人,初到贵境也不便深问下去,以为梁婶就是这种草名字,便记了下来。
当梁婶回到小溪的石隙中取出糊糊时,奇迹发生了,那盆糊糊受溪水浸泡,竟然凝结成碧绿的冻状糕样,梁婶用勺挑出一块尝尝,发现该糕清香可囗,便拿去给家人食用,家人问这糕名字时,梁婶用她那外地口音说:“这是凉粉!”于时凉粉这名字就传开了,因为凉粉这种冻糕是用草做的,就干脆把凉粉糕称作凉粉草,以示对梁婶的区别,后来梁家因发明了凉粉这种食物,得以谋生手艺,就在水囗双狮墟定居下来。
据查,信宜是凉粉草的主要野生原产地,凉粉草生于坡地、沟谷的小杂草丛中。明末清初,当地人引种田头菜地,农闲时制作凉粉食用, 他们用新鲜的凉粉草加以番薯叶和少量的大米,磨成稀浆,再把这种混合物煮成糊状,冷却成糕。充作食粮。
信宜凉粉草以暑天可防暑解渴,又能充饥而深受当地农民所喜爱,大暑小暑家家户户必备.凉粉草成为当地的一种风味特色食品。
随着人囗的迁移或流动,信宜凉粉草随之被引种散布阳春容县陆川梧州各地,40年代时由信宜引入台山冲蒌白岗,后又在广东广西各地广为种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