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古籍 > 伤寒悬解 -- 卷五・太阳经下篇 二十五章

提纲 一章

书名:《伤寒悬解》  作者:黄元御

病发于阳者,多入阳明而为热,病发于阴者,多入太阴而为寒。病发于阳,俟其表证已解,内热既实而用下,乃不为早,下早则表阳陷而为结胸,此阳明之坏病也。病发于阴,始终不可用下,误下则里阴升而为痞,此太阴之坏病也。

 

太阳坏病结胸痞证提纲一 太阳一百十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承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在太阳首篇)。

病发于阳,风伤卫也。风伤卫气,遏逼营血,而生内热,藏阴衰者,多传于阳明。当其经热方盛,法宜解表,俟至表热传胃,乃可攻下。邪之内传,腑热未成,胸热先作,以阳盛于上也。热未入腑,下之若早,中气受伤,升降倒置。胃土上逆,胆木不得下行,君相合邪,刑克肺金,肺热愈隆。而皮毛不泄,经络之热,遂内入胸膈。经腑之气,两相拒格,硬满作痛,是为结胸。

病发于阴,寒伤营也。寒伤营血,束闭卫气,而生外寒,腑阳弱者,多传于太阴。误下则脾阳下陷,阴邪上填,堵塞心下,是谓痞证。未下之前,经热非盛,故下后原无热入,但痞满不消,久而郁甚,则生热耳。内伤脾虚之证,往往心下痞满,误投寒凉,其痞愈甚,即此病也。

结胸上热下寒,而下寒不甚,故用陷胸汤泻上焦之湿热。痞证亦上热下寒,而下寒较重,故用泻心汤清上而温下,结胸证惟阳明、少阳有之,以阳旺而生上热也,阳明上逆,则少阳不降,二气郁升,膈热壅逼,皮毛不泄,故经热内入。痞证惟太阴有之,以阴旺而生下寒也。结胸因于下早,痞证因于误下,大不同也。结胸、痞证,总因胃气不舒,甲木上逆,但有阴阳之分。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伤寒悬解 总目录
卷四・太阳经中篇 五十六章
太阳坏病入太阴去路 二十一章
太阳坏病入少阴去路 十七章
太阳坏病入厥阴去路 一章
卷五・太阳经下篇 二十五章
太阳坏病结胸痞证
提纲 一章 (当前页面)
太阳坏病痞证 十二章
卷六・阳明经上篇 五十章
阳明实证
提纲 二章
外证 五章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伤寒杂病论序
  2. 笔画索引
  3. 太阳中风 十五章
  4. 伤寒论序
  5. 寒热死生
  6. 阴阳易 一章
  7. 阳明虚证 阳明入太阴去路
  8. 卷一・脉法上篇 三十一章
  9. 病 三章
  10. 阳明经病腑病汗下总纲 一章 阳明十二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