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相宜的食之有益,与身有害的应该禁忌。中医学尤其重视饮食宜忌,在临床中也确有实际意义。现举例如下: (1)高热汗出、伤津耗液,宜选清凉、有滋润作用的瓜果饮料或食品。西瓜、蔗汁、梨汁、藕汁、荸荠汁或其他果汁,直至饮用酸梅汤、冰汽水、冰牛奶等,既可清热,又可养液。西瓜曾被誉为“天生白虎汤”,而高热口渴津伤时,吴鞠通以“雪梨浆沃之”。这些都是较好的方法。 (2)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人;久痨阴虚、骨蒸盗汗的肺结核病人;头晕、耳鸣、腰痛、低热的慢性尿路感染病人,至今还沿用雪羹汤(荸荠、海蜇)、“白鸭、乌骨鸡”和“冰糖清炖银耳”、梨浆粥等来治疗。 (3)身体虚弱、易感风寒的人,宜常给生姜、大枣、红糖煎服。以益气温中、散寒健脾。 (4)病后调理:清朝戴天章于《广瘟疫论》中说,“大病之后,客邪所去,胃口方开,首先与粥食,次糊饮,次糜粥,次稀饭,九宜循序渐进”,这是比较科学的安排。《通俗伤寒论》中也说:在急性热病后“宜热退,舌净无苔,始可渐进粥饮汤,渐进渐厚,不致转复”。还可以先用“三元汤”(红枣、桂元、莲子)作辅食,待“胃气”渐复,则选进“排骨汤”、“腰花汤”、“肝汤”、“鸡汤”等高营养的汤水。一般认为以脏补脏,可依病情选用。另可根据食性调养,如“羊肉汤”、“狗肉汤”、“兔肉”、“雀肉”等均具温热性,可补肾补阳;“甲鱼”、“乌龟”、“鸭子”等煮汤,则偏凉性,有滋阴作用。龙眼强心,大枣健脾、绿豆清热解毒、鲤鱼利尿消肿、淡菜理气消瘿等等,均可以病情、病后所需选食。 除上述与病相宜之饮食外,食忌也很重要,也举数例说明: (1)病中或疾病初愈,“胃气未复,食欲不振”,则不宜高脂厚味。如不注意,常会因“油腻炙 ”之品“稠粘胶结,熏灼脏腑”,可阻滞气机、生热酿痰,并引起病情的加重或初愈又见复发。 (2)热性病证,应忌温热性食物,亦不宜用姜、椒、蒜、桂之类温散、辛辣之品。用之等于火上加油,于病不利。 (3)外科感染性疾病,忌食荤腥之类。如《内经》所说:“高粱之味,足生大丁。”如过食腥发动风,炙 厚味、烟、酒、浓茶、辛辣,以至脾为湿热所困,并可以引起湿疹的发作。 (4)另外如水肿忌盐、消渴忌糖、呕家忌甘,睡前忌茶等均属病家常识,不必详述。 总之,中医学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宝贵经验,在此只能略谈概况,尚可参阅本书以后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