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中医小说 > 古代的医生 --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7)

书名:《古代的医生》  作者:罗大伦

 

令人炫目的阵法

 

在古代的医生里,象张景岳这样的人并不多,我是从知识结构来说,人家张景岳对中国古代哲学那是太熟悉了,所以他站的位置比较高,总是在一个综合的角度上看问题,治着阴的时候,人家还一手照顾着阳,治阳的时候,也没把阴忘了。现在基本是把张景岳列入温补学派的医家里的,其实通过他治病的医案来看,人家是两手兼顾的,前面不是写了吗?大黄还一次用二两呢,这说明人家是根据病情来出方的,千万别误会我们的张老师了。

除了知识结构,还有一点是别人比不了的,张景岳他上过战场啊,深通兵法,这是别人都自叹不如的。您该问了,这兵法和治病还有关系?当时给《景岳全书》写序的一个人,“闽浙制使沈阳范时崇”(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的后代)在序言里就问过了,说:“有人问了:医,生道也;兵,杀机也。把这两个搅和到一起,不是不伦不类吗?”

当然有了,而且关系还大了,范时崇老师在后面就正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其实,您仔细想想,还真有关系,这人体就和一个国家是一样的,国家正气足,实力强的时候,敌兵是不敢来犯的,只有当你的内部松懈了,这外敌也就来了,而打仗,也和用药是一样的,用多少药,打到哪里,正邪力量的对比如何?等等的,那简直就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都可以想见,在张景岳写《景岳全书》的时候,他在落笔之间,在沉吟的片刻,一定是想起了年轻时,那些在战场上渡过的岁月,那些刀光剑影的日子,在那时候,他们这些作战参谋必须随时地分析战场的敌我力量对比,然后计算需要投入的兵力,还要必须考虑采用什么策略,才能歼灭敌人,或者将敌人赶出阵地,在这种瞬息万变的实战中,张景岳锻炼出了必须从战略、战术的角度,全面地看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而其中之道,居然也和给一个患者看病是相通的。

武,并不是原本就凶狠的,而是为了“止”“戈”,为了更加和平;用药,也确实是不得已的,它的目的是让人体更加健康。

 

想到这些,张景岳的心里越来越清晰了,他在《景岳全书》卷五十的“德”集中,把他曾经创立过的方子都给集合了起来,让它们列成了阵,这就是中医里着名的景岳“新方八阵”,这样张景岳还嫌不够,在新方八阵的开首,还列出了战略,它们分别是:补略、和略、攻略、散略、寒略、热略、固略、因略等,在这些战略中,张景岳谈论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使用特点和规律,然后,在后面附上了他的新方八阵,比如在补阵里,他把自己的爱将都给送出了队列,有:大补元煎、左归饮、右归饮、左归丸、右归丸、五福饮、七福饮、一阴煎、加减一阴煎、二阴煎、三阴煎、四阴煎、五阴煎、大营煎、小营煎、补阴益气煎、举元煎、两仪膏、贞元煎、当归地黄饮、济川煎、地黄醴、归肾丸、赞化血余丹、养元粉、玄武豆、蟠桃果、王母桃、休疟饮。

各位学医的朋友一看就知道了,张景岳的这个阵里为中医贡献了多少个名方啊,这可都是宝贝啊,现在有很多养生专家开出了很多方子,其实您只要看看这些古书,就会发现里面都有这些思路了,比如张景岳的养元粉,成份就是糯米一升、炒山药三两、炒芡实三两、莲子肉三两,再加上极少量的川椒(二钱),研成粉末,每次一二两药末熬水加入冰糖喝(估计几次就喝完了,所以我们要多做点儿),这是张景岳用来养脾胃之气的,又比如他的蟠桃果,专治遗精虚弱,滋补脾肾的,就是炒芡实一斤、莲子肉一斤、胶枣肉一斤、熟地一斤、胡桃肉二斤,张景岳是用猪腰子去筋膜,然后和大茴香蒸熟,用这个猪腰子和前面的药末捣烂,做成药饼,每天吃两个药饼,估计味道会很怪,但是效果应该不错(现在开成汤剂也可以)。

可见,现在好多的养生的思路,在古代的这些医家的论述里都有了,各位随便翻翻,都可以找到好多经验的。

 

在把自己的方子列成了阵势之后,张景岳又把经常用的古方,列成了古方八阵,这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如同一个秦军的战阵一样,队列森严,无隙可入,您统帅着这样一支队伍去出征,还能不旗开得胜?

现在的中医教材《方剂学》里面,除了张仲景的方子之外,收录得最多的就是张景岳的方子了。

 

《景岳全书》是中医历史上一部非常难得的书籍,它不是简单的收集和整理,这本书里包含了张景岳的许多创见,《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的基础,可是,如果您在上述基础之上,再仔细地研读一遍《景岳全书》的话,您的中医水平绝对是可以上一个台阶的,这本书的份量就是这么重,清朝时个别温病学家很偏激,认为用温热药会耽误事儿,所以痛诋张景岳,现在很多刚学中医的人也不明就里,跟着嚷嚷,这都是所谓的“耳食之学”啊,您自己但凡读几页张景岳的书,就不这么嚷嚷了,都是一页都没看的,看到别人说,也跟着说,其实清朝的温病学家何尝不学习张景岳呢?叶天士人家那是真正的大家,虽然人家创出了温病学派,但是人家是不偏不倚,各种方法心中都有数,叶天士对张景岳的方法那是非常的欣赏的,没少学,在《临证指南医案里》就用了许多张景岳的方子的思路,刚学习中医一定要多看书,少跟着嚷嚷。

 

在回到家乡后,张景岳一直非常地忙碌,写书的任务已经很是艰巨了,但是看病也是少不了的,所以您说到会稽山的鹅池去逛逛?欣赏一些空山修竹?对不起,真的没有时间。

一个纸灯,一个药箱子、一把伞,这是张景岳每天放在门旁的桌子上的三样东西,乡亲们有病了,但凡有人捎来个信,张景岳二话不说,无论多么远的路,他都亲自前去救治。

当时的人形容张景岳看病的情景,说他“为人治病,沉思病源,单方重剂,莫不应手霍然”,可见他此时治病已经进入了自如的状态,对病源药性已经是了如指掌,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境界了。

文献记载张景岳救活的人的数量,说“浙东西何止活万人”。

各位可以想象张景岳忙碌的程度了。但是您可要知道,他诊病回来,晚上还要点起油灯,铺开纸墨,为我们写他着名的《景岳全书》啊,一百万字,研磨,然后提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

要说有人一生纯粹是为了拯救他人而活着的,我信,因为眼前的张景岳就是其中的一个。

 

其实,张景岳的故事写到这里就差不多结束了,在他把《景岳全书》刚刚写完不久,他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实际上很是简单,就是看病、写书而已,似乎让人感觉没有什么好写的。那么,我们就用两个他看病的医案来做为结尾吧。

 

这位患者是一个老爷子,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张景岳的用词是“衰翁”(估计在香港不能这么用词),实际上是说他身体不好,他年龄都七十多岁了,古代这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正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啊,但是他却突然患了伤寒,就是外感病,发病以后,家里人知道不好,这处理不当就会过去了,就立刻请来了张景岳,张景岳一诊断,好嘛,这位身体也太弱了,无力托邪外出啊,于是就用了温补的药,来辅助他的正气(各位记住了,张景岳此处必然有他的诊断依据,只是没有写而已),就这样,调理了十天,这个时候,正气就开始足了,有把邪气往外顶的意思,中医的术语叫“正气将复”,那么这种情况下应该是什么反应呢?就是“忽而作战”,就是突然开始打寒战了,这是正气在做托邪外出的努力呢,这寒战打的,打了一早晨,也没有出汗。

按照一般的规律,那是先打寒战,然后出一身的汗,这邪气就随着汗被排出去了,可这位,打了一早晨的寒战,也没出汗,而且还冷得厉害,于是连忙请来了张景岳,张景岳一看,甭问啊,这是正气仍然不足,来,我给你们开了六味回阳饮,用人参一两,姜附各三钱,各位,这个六味回阳饮也是张景岳的方子,是新方八阵里热阵中的第二个方子,组成是:人参、附子、炮干姜、炙甘草、熟地、当归身,方子是张仲景的理中汤打的底子,但是张景岳高明的地方就是不但补阳,人家还照顾到阴,所以用了熟地,不但照顾到气,人家还看到了血,所以加上了补血的当归身,这就是发展,对于此时无汗可出的人,这个方子简直是太适合了。

再看这位老爷子,药喝下去以后,“下咽少顷”,立刻就是大汗如雨,这个时候,已经是快到中午了,结果汗还是很多,停不住了。

这下人全傻了,这可怎么办呢?没汗,现在发出来了,可这收汗该怎么弄呢?

此时的老爷子已经开始些虚弱的表现了,张景岳此时又告诉患者家属,把刚才的那个药,再熬一遍,然后给他喝!

啊!大家都晕了,不会把,吃了一次,就出了这么多的汗,您还让他服,这汗一出大发了,还不阳脱而亡?

有人偷着就劝:“张大侠,这先服此药,已大汗不堪,今又服此,尚堪再汗乎?”

张景岳胸有成竹,说:“这里面是有道理的,请大家就相信我吧,没有问题的。”

大家一想,张景岳是什么人啊,救活过多少人大家都亲眼看到了,得,就相信您了。

于是,就又服了这六味回阳饮,结果,很快,这汗就止住了,神情也恢复了常态。

再稍加调理以后,这个人就痊愈了。

 

这大家可就很纳闷了,同样是人参附子,为啥前后的差距就这么大呢?

张景岳笑着对大家解释:其实,他无汗可发,发不出汗,都是正气不足造成的,正气稍微足了以后,就开始发汗了,可是,由于正气还没有完全充足,汗出去以后就无力收回了,此时还要接着补足正气,正气进一步足了以后,就有能力把汗在收回来了,这样,人体就恢复了常态了。

原来如此!大家齐声感叹,原来这中医真的是很奇妙啊。

 

再来一位,这位姓周,是个国家干部,山左人,已经四十多岁了,因为每天的工作太忙了,结果患了重病(看来明朝的公务员也不好做啊),什么病呢?中医叫“下消”,中医说消渴这个病有上消、中消、和下消之分,上消就是口渴、口干得总想喝水,中消就是总是饿,刚吃完就饿,食量很大,下消就是大小便多,通常是小便多,很不能喝一杯水,尿出三杯去,这三消和现在的糖尿病的初期症状有些象,所以很多人说这就是糖尿病,其实有部份内容是可以对应的,有的则不可以,所以还是辨证来看。

这位周同志现在是什么样呢?人特瘦,神情疲惫,饭量减少,而且神志还出现了问题,总是感到很恐惧,这大半年里,基本就没怎么睡好过觉,经常的失眠,而且是那种通宵达旦的失眠。这些症状还不够,最让人困惑的就是,这位不喜欢喝水,不渴,也不怎么喝水,可是每天的晚上,却要起夜多次,尿出二三升的尿,大家全都奇怪,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同时在看他的尿,也是很奇怪的,是象膏或者是油那样的浑浊的液体,这也让人不解,这都是些什么啊?

就这个情况,老周同志已经觉得没有什么希望治愈了,自己觉得一定会死的,就万念俱灰,恨不能跟所有的人都先来个告别。

恰巧,遇到了张景岳,张景岳诊了脉后,觉得脉象还有些和缓之象(中医认为和缓之脉是正常的脉象),然后看老周的身体,肉还有些,没有大肉尽去,于是就判断,老周的身体胃气尚存,还有救。

在中医里,这个胃气是存亡的关键,一个人如果胃气没有了,那么一旦有病,就坏了,就跟打仗没有了粮草一样,如果胃气还在,那么多大的病都不怕,还有缓和的余地。

张景岳给老周开的是什么方子呢?是归脾汤去木香,然后和他创立的大补元煎交替着使用。

这归脾汤我给各位讲讲,现在药店里有归脾丸,可它是干嘛使的呢?给您介绍一下。

归脾汤是《济生方》里的方子,原方是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后来,薛立斋经常使用这个方子,就给方子里加入了当归、远志两味药,从此这个方子就全了,一直用到现在。

这个方子的用处可大了,它的主治是:心脾两虚。很多人是因为思虑过度(办公室的人容易这样),才导致的劳伤心脾,气血不足,而归脾汤正好就治疗这个,那具体的是什么症状呢?就是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缓。

另外,归脾汤还治疗脾虚不统血,就是脾虚,无法管理血液了,而中医认为血液是由脾来统治的,如果脾不管理了,血就乱走,比如出现女士的崩漏,月经提前,量多色浓,或者带下等的。

这个方子里暗含着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这里用的茯神,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炙甘草,这是补气的,再加上黄芪,补气的作用就更大了,当归是用来养血的,龙眼肉也是是用来养血的,这是一味比较和缓的养血之药,对于心血不足的很有效果,酸枣仁是用来安神的,酸枣仁有生用和炒用两种,各有特点,生用对有肝胆之虚火引起的失眠效果较好,而炒枣仁对于心脾血虚引起的失眠效果较好,这点要分清楚,现在好多人不知道,上来就是酸枣仁,要注意标上“生”或者是“炒”,这样才有的放矢,过去的中医讲究这个,现在有些人不大注意学习了,其实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生用和炒用的成份是有所变化的。

方子里的远志是用来交通心肾的,中医所谓的水火既济,远志可以起到一个沟通的作用。

而张景岳老师用的大补元煎是他新方八阵的第一个方子,可见重要,方子的组成是:人参、炒山药、熟地、杜仲、山茱萸、枸杞子、炙甘草,这是个气血阴阳双补的方子,里面的人参补气,用的量可以达到二两,熟地是补阴的,可以用到二两,杜仲是补腰壮骨的,山萸肉用的很少,只是一钱,这是补肝阴的,枸杞子是补肾的,炙甘草和中。

这两个方子,一个补气,一个养阴为主,张景岳就给老周同志服用上了,这个病的治疗时间比较的长,一共服用了三百来付药(不知道那个时候是否公费报效),人参居然用去了二十斤,估计在当时这也是一个好价钱。老周同志虽然看得心痛,但总的来说还是很高兴的,因为,他的这个病从此就痊愈了,他又重新精神抖擞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很遗憾,几年后崇祯皇帝就倒台了)。

张景岳自己总结说,看来,这个三消也不都是象以前的书上写的那样,都是属于火的,象这样属于气虚的也有很多啊。

 

告别

 

就这样,在诊病和写书的过程中,张景岳慢慢地老去了,一转眼,到了公元1640年,这一年,张景岳已经七十八岁了。

其实,从北京回到绍兴的这二十年里,张景岳一直和时间赛跑来着,到最后的时候,他自己的体力已经明显的不够了,他时常在写书之余,望望外面的青葱的竹林,苍郁的青山,眼睛中露出向往的神情。

此时,他的头发已经全都白了,我们已经不大容易看出当年那个,提着宝剑叱诧江湖的那个年轻人的模样了,他羡慕地遥望了一下原方的山,又开始低下头写了起来。

隔了那么远的时空,我仿佛还是能看到他的眼神,虽然疲惫,但是坚毅。

该休息一下了吧?已经为世人劳累一生了,我们这个年代,这个年龄的人都该打太极拳去了。

张景岳仿佛是听到了劝告,抬起了头,叹了口气,再次低下头,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了起来,笔力是那样的坚定。

当有一天,他终于把全书都完成以后,他明显感到自己的精力也开始匮乏了,他放下笔,目光殷切地望着时空这边的我们,仿佛在说:接下来,看你们的了。

 

不久之后,张景岳与世长辞。

 

六十年后,公元1700年,张景岳的外孙林日蔚背着书稿,千里跋涉,远赴广东,在那里,找到了赞助的人,终于把这本书给刻印了。

这就是我们手上的《景岳全书》的来历,它凝聚着一个古代的医生全部的心血,我们现在有幸见到它,千万不要等闲视之,翻开它,你所看到的每个方子、每个治法,都是当年张景岳亲自所写,你感受一下,你会感觉到这些内容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富有慈悲之心的。

当你用这本书里的知识,治好了患者的病证以后,感谢一下张景岳吧,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医生。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他少年时怀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想要闯荡江湖,建立功勋,但是,却发现济世的方法不在刀剑里面,而是存在于针药之中,从此,他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奋力攻读医学,终于成为一代中医大家。面对病患,他一心救赴,活人无算,他从古代哲学中汲取养分,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学说,他所创立的好多方剂,至今仍然在广泛地使用,一个医生,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在是功德无量。

 

我去过绍兴,那里的风景无比美丽,会稽山的恬静让人不忍离去,但是,我知道,其实这一切都是不重要的,即使所有的美景都不存在。单凭出了张景岳这个人,绍兴这个名字就足以让人铭记的了。

tags: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古代的医生 总目录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3)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4)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5)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6)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7) (当前页面)
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
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古代的医生之十三--黄元御(2)
  2. 古代的医生之十三--黄元御(3)
  3. 古代的医生之十三--黄元御(5)
  4. 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
  5.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3)
  6.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7)
  7. 古代的医生之十四--张景岳(2)
  8. 古代的医生之三--李东垣(3)
  9. 古代的医生之三--李东垣(2)
  10. 古代的医生之十二--薛立斋(6)
至顶 目录 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