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大全小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书 > 实用书 > 难以置信-科学家探寻神秘信息场 -- 第二章

气功对医学的影响(二)

书名:《难以置信-科学家探寻神秘信息场》  作者:李嗣涔

生物能场

  通过了第一关,我们便积极筹备有关气功的群体研究计画。由于当时台湾社会及学术界,大多把气功视为怪力乱神,是中国传统的不科学的练身术,可说是一种 迷信。因此我们绞尽脑汁,想出了“生物能场”的名称,在一九八八年四月,向国科会生物处提出“生物能场群体研究计画”。计画的内容有三大方向:一是气功外 气对生物细胞的作用;二是中医把脉原理及在气功上之应用;三是用穴位电讯测量仪诊断疾病之原理及对气功师父测量之研究。后两者在研究练功前后,脉象及穴位 电导的变化,第一项则是研究外气的作用。

  当时我的研究主要在穴位电讯测量仪之测量原理,也就是研究俗称“傅尔电针”的原理。在此之前,使用傅尔电针的人都没有电学方面的背景,所以总觉得电针 的机器非常神奇。经过我实地测试,发现电针本身并没有神秘之处,它只是送出十微安的电流进入穴道,测量其电压,总算厘清了傅尔电针的工作原理。其间还发生 了一个小插曲: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拿实验室的交流电取代原来使用的直流电,并以四赫兹的频率来点测自己的穴道。当电针碰触到左手中冲穴时,突然有一股麻电 的感觉沿着手臂,直冲胸前、腋下,吓得我急忙缩手,回家拿书一查,正是心包经的路径。那天晚上一直觉得心神不宁,很不舒服。过了一段时间,害怕之情渐退, 好奇之心又起,我又再度拿自己试验,但并没有再出现同样的现象。

  至于气功方面的研究,因为以往没有实质的认识,所以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大陆的气功论文,努力吸收各种有关的知识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到了八八年年底,参观 中研院王唯工教授的研究室,发现王教授设计了一面大鼓,利用鼓声刺激人体经络系统的频率,来帮助练功。亲自感受过鼓声的刺激之后,我开始计画气功的科学研 究,但是仍未找到具体的方法。因缘凑巧,在八九年年初(旧历年前)参加了台大电机系马志钦教授主持的“电磁场对生物细胞的影响”研讨会,当时主持人提到地 球上空电离层与地面所形成的同心球体共振腔,可容许电磁之全球振荡,地球上只要任何地方出现闪电,都会激发这个共振腔之电磁振荡。这使我联想到脑波和气功 的关系,练气功会刺激脑α波,那么刺激脑α波,是否可以产生气感呢?我于是开始思索刺激脑波的方法。

  “闪光刺激”与“声音刺激”

  首先,我设计了“闪光刺激法”,总共实验了三次。结果发现,对照组的五人只有手掌略感麻木;而实验组的七个人之中,有四个人产生了气感。显示闪光刺激有一定的效果。

  后来又设计了“声音刺激法”。由于人的耳朵无法听见十赫兹的声音,因此请学生用计算机制造了人耳听得见的高频乐音,再切割成每秒十音节,并录制成带。 那位帮忙做切割录音的同学,在计算机桌前反复试听,结果引发动功,身体不自觉的摇晃,几乎无法操作键盘。日后我在台北医学院演讲,播放了这段声音,不到二 十秒钟,听众席上一名黄姓讲师便在座位上晃动起来,双脚猛踏地板,最后跌倒在地上,令全场震惊。原来他打坐了七、八年,很容易与外界刺激产生共振。我把这 个现象叫做“魔音穿脑”,更对《大漠英雄传》里,黄药师以玉箫,欧阳锋以铁筝,互较高下的场面,产生无限的向往和崇敬。

  “闪光刺激”和“声音刺激”虽然都有功效,但是也都需要仪器的辅助,对一般人并不方便。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有一天大清早醒来,突然想到何不以快速 思想的方法试试呢?每秒钟默念一到十,不断重复,利用左脑颞叶规律的放电(思想)来与视丘部位交互刺激。想到这儿,我立刻跳下床,用禅密功姿势站好,然后 在脑中快速打数。没想到只花了十几秒钟,丹田部位就出现了气感,真是神速。于是兴奋的把沉睡中的太太摇醒,拜托她依法试行,过了十分钟问她:“怎么样?有 没有气感?”“有。”“气集丹田了?”“不是,在膻中。”膻中?这个家伙,就爱捣乱,“真的还是假的?”“真的。”“什么感觉?”“胸口发紧,喉头不自觉 想吞口水。”好啊!不管丹田或膻中,总之是产生了气感。当天只觉得太阳特别晚起,我急呼呼冲到学校,召集所有的研究生,要求大家在睡觉前,以禅密功姿势躺 在床上,快速打数练功,以十五分钟为限。总共是十四个人,其中六位没兴趣,每天还没练完就睡着了。其它的有五位在三十分钟内(两个晚上)气集丹田,有两位 在十五分钟内气走任脉,还有一位则是锲而不舍,努力了十个晚上,才尝到“气集丹田”的滋味,第十一天一早跑来报告:“兴奋得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此君真乃 今之郭靖也!

  刺激法,尤其是“快速思想”刺激,是进入气功状态的快捷方式。古人花费数月、数年才能修练成功的“气集丹田”、  “打通任、督二脉”等,只要找对方法,原来也可以这么容易,而且几乎人人可以做到,多么奇妙啊!

  本来纯粹出于好奇而参与气功的研究工作,经过亲身练气体验,和初步的实验,深感气功是有方法、有理论,可以科学化的。祖先数千年来为生存、保健所发展出来的气功,既不迷信、也不神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以现代科学的方法把它发扬光大。

  气功的历史

  气功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前三八○年战国时代的《行气玉佩铭》,有如下的文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相传出现于西汉初年的《黄帝内经》,第一部分“素问”的〈上古天真谕〉、  〈异法方宜论〉、  〈刺法论〉等经文中,也提到了“导引”、  “按蹻”、  “饵 舌下津”等,都是指气功的锻炼方法。老子《道德经》有“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等语,也是指练功时,心情需安静、意守丹田。这些抽象的文字记 载,或许不足征信,但是近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墓群之三号墓,不仅有十余种医书,还有一幅“导引图”,生动活泼,色彩鲜艳,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保健 体操图谱。可见在汉文帝时期(公元前二世纪中叶),行气导引的观念和方法,已经非常成熟而普遍了。

  气功为何

  “气功”是什么?简单的说,气功的“气”代表呼吸,“功”就是用意识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所以练气功就是练习有意识地自我身心锻炼,对生命过 程实行自我调节,甚至自我控制。在这种锻炼的过程中,身体会产生特定的生理变化,我们称之为“气功态”。气功科学化就是要充分了解身体在“气功态”的生理 特征,并且发展出简单有效的方法,使身体产生这些特征。事实上,自古以来的各门各派气功,都是为了找寻一套最有效的方法。综合数百年的心得,练功不外调 心、调息、调身。“调心”就是脑中要袪除杂念、放空和放松,但又不能昏昏沉沉。其次“调息”,就是古代“吐纳”之术,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腹式呼吸”,“呼 吸配合腹部的伸缩,使进出的气息细长而均匀”。最后是“调身”,不论采取何种姿势,总之是要让全身放松。练气功的时候,就是藉由调整姿势、动作、呼吸加 长,肢体放松,最后出现脑α波大幅增加,气感循经络而行的“共振态”;或大脑放空,脑α波受到压抑而消失的“入定态”。它们都是人体的一种状态。只要方法 正确,加以练习,每个人都有可能进入“气功态”。气功在古书中称作导引、吐纳、行气、坐忘等。当练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丹田会产生热气,向后尾椎部,沿脊 柱而上,过头顶而下,经咽喉、胸中,回到腹部,这叫“小周天”,也就是气行任、督二脉一圈。任、督二脉属于“奇经八脉”,和中医针灸的十二经脉(手三阴、 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不同。有人把十二经比喻为十二条河流,把奇经八脉比喻为湖泊和水库。十二经脉中气血的盛衰,依靠奇经八脉来调节平衡。其中任、督 二脉最重要。任脉在身前中心线,属阴,总管全身阴经;督脉在身后中心线,属阳,总督全身阳经。只要任、督二脉打通,全身经络便相继而通。因此有人认为中医 的经络系统,就是古人经由静坐、导引、吐纳等气功修练,从自己的身体体验出来的成果。明代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 意思是说,只有气功的返观,才能察觉人体内部的生理现象。

  开拓身心

  练功者均以打通任、督二脉为要务,认为是练功健身的标志。关于此点,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认为这是古人观察动物生活的心得。自古以来鹿、鹤、龟等就以 长寿闻名,人们基于追求长寿的心理,也特别注意这些动物的生活起居,结果发现“龟纳鼻息,鹿运尾骶,以通任、督。”《本草纲目》记载鹿“卧则口朝尾闾”; 《慧命经》更说:“鹿睡之时,鼻入肛门,通其督脉,鹤、龟通其任脉。”因此认为通任、督二脉是它们长寿的主因。任脉由会阴穴经胸腹上行,终止于承浆穴,督 脉则由长强穴沿脊椎上行,经过头顶而下,终止于龈交穴。人在胎儿时期,二脉相通,出生以后,为了饮食和排泄,“上断于口,下断于肛”。所以人们常以“舌抵 上颚”和“提肛”,来帮助连通二脉。

  其实人类观察动物生态,并模仿其动作来健身的例子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华佗的五禽戏,《三国志·华佗传》说:“吾有一术,名曰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 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五禽戏的源流其实还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庄子·刻意篇》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除此之外,北方还有“鹤翔庄”,以鹤为模仿对象,另外还有所谓的“龟息大法”,都是 以动物为师的功法。

  “气功”这种有意识的自我锻炼、以提升生命品质的概念,不仅是中国医学中重要的一环,它同时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基石。老子《道德经》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易经·系辞传》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换句话说,“道”指宇宙万物的孕育之母,是周而复始流动不已的看不见的东西。这种看不见之物的作用,古人便称之为“气”。“气”的古字为“气”,更早为“■”,正是流动的意象。

  由于中国学者一向认为宇宙是一无限延续的生命,而气又是生命的根基,因此,谈到宇宙的根本,自然非“气”莫属。“气”的概念和内涵也因之扩张、变化,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概念。更有认为,气的调和与否,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国语·周语》上有一段记载,在公元前七八○年,周幽王二年,陕西发生大地震,周大夫伯阳父说: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

  春秋时代,医和认为“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乃是五味、五色、五声、六疾、四时、五节产生的根源。子大叔也说:“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穴气。”

  老子提出“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身体观念。

  到了战国时代,学术思想蓬勃,气的概念也趋于成熟。庄子提出“通天下一气耳”、“游乎天地之一气”,以“气”为世界的统一性,为万物相互转化(如庄周梦蝶)找到了理论根据。孟子更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这种哲学上“气”的概念,使得养气练功超越了健身的目的,成为修心养性的手段。而因为气充塞于天地万物之间,所以人人可以练气,甚至动物、草木亦可修 行。晋朝葛洪的《抱朴子》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为生者也。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然百姓日用而不知焉。”指出 人人有气,人人可以修行成仙。表现在哲学上,便是宋代理学家所说的:“圣,学以至。”这种“凡人可以经由意识的修练,而超脱世俗、成仙成圣”的观念,正是 中国“人”的观念,不同于西方之处,西方的“神”和“人”是截然分开,不可能由个人的意志和努力而改变角色。

  由此不难知道“气功”在中国文化发展上的重要性,绝对不是健身延寿的手段而已


tags: 气功 返回页首
相关章节 难以置信-科学家探寻神秘信息场 总目录
一切正要开始
第一章
挑战物理学教授
挑战物理学教授(二)
第二章
气功对医学的影响
气功对医学的影响(二) (当前页面)
第三章
脑波实验的重要发现(一)
脑波实验的重要发现(二)
脑波实验的重要发现(三)
第四章
人类潜在的超感知觉与意识致动
推荐资讯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痛的秘密、膝关节拉筋法
视频:田纪钧讲关节不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白露到了,你还好吗?
尿疗与断食
尿疗与断食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药方(组图)
给风疹反复发作女孩的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1. 文化、气与传统医学研究
  2. 人类潜在的超感知觉与意识致动(五)
  3. 探索真相——进入身、心、灵的世界(二)
  4. 气功对医学的影响
  5. 挑战物理学教授(二)
  6. 人类潜在的超感知觉与意识致动
  7. 人类潜在的超感知觉与意识致动(四)
  8. 脑波实验的重要发现(一)
  9. 探索真相——进入身、心、灵的世界
  10. 脑波实验的重要发现(二)
至顶 目录 至底